科学精神座谈发言.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精神座谈发言.PDF

周老师发言 。。。。。。 猩红热当时是很厉害的传染病。他一家人住进了英国人开的一所传染病医院,所以他们 都活过来了。最后回到常熟,常熟给日本人占领了。常熟沦陷了,他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 怎么样残酷的杀害中国人,怎么残酷的实行杀光抢光烧光“三光政策”。他曾经跟我讲过, 日本人用刺刀把中国活的小孩,挑在刺刀尖上在空中旋转然后把小孩杀掉。所以他跟我讲, 中国啊没有国就没有家,也谈不上个人的任何报负。 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得有国,然后才能有家,才谈得上个人的事业。所以,他认为只 要对国家有利的事,他都认真的做到底。他说,中国的教科书上,所有的科学家几乎都是外 国人,几何上笛卡尔,欧几里得,物理上牛顿,生物上巴斯德等等。他说这些科学家中间为 什么没有中国人,就是中国人那个时候不重视科学研究,不重视科学技术。他说我将来一定 要搞自然科学,要使中国的科学能在世界上立足,要使中国的科学技术发达,要使国家能够 强大。因为没有国不可能有家,不可能实现个人的报负。 他在颠沛流离中,从南京到上海的船上,那个子弹就打在他睡的那个小床上,正好他没 在床上,逃过一劫。回常熟之后,正好那个枪弹打在他家窗台的花盆上,他逃过了一劫。但 是邻居的小孩就没逃过,邻居有个小孩就给打死了。所以他亲自目睹了这一切被日本人侵略 的中国人饱受的苦难。他下决心,我一定要学自然科学。在他五年级的时候,他在街上听说 日本人投降了,他赶快跑回家,把那个日文书撕得粉碎。他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因为他目 睹了日本人在中国的残酷暴行,所以他发誓要学自然科学。他父亲劝他学医,因为他父亲一 直身体不好,劝他学医,他说,我不学医,我一定要学自然科学。所以他是有生以来第一次 也是唯一的一次违背他父亲的意愿。他是个孝子,他很听父母的话的。但是在这个问题上, 他说我发誓要学自然科学,要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要使中国强大。只有国家强大,才有个 人,才有家,所以他一直认为只要对国家有利的,他就要做,他就要坚持下去。 正因为他有这个报负,所以他就具有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文化大革命中间,他以前就说, 白天上班,晚上上班,九点钟以后才能回家,但是他回到家里,仍然继续他的业余科研。白 天里学毛语写检讨,写交代材料,那么吃完完晚饭还要去。六点钟下班回家吃晚饭,七点钟 到晚上九点,还得在那个办公室写交代材料,学毛语。但是他回家以后,继续做他的科研, 开夜车。他虽然白天里受到批判,但是晚上回家他照样继续他的事业,所以他跟罗辽复的通 信即使文化大革命中间从来没有中断过,这一点我真是非常佩服他。他从来不浪费一分钟, 哪怕是上厕所,他都拿着东西在那儿看。后来家里的小孩多了,有时候小孩在外面急的直叫, 直喊:爸爸你还不出来?这一点,他又遗传给我家的小儿子。我家小儿子也这样,厕所里都 是书。哪怕是过春节,他都不浪费一分钟时间。生病了已经给他开了假条,他也不休息,他 继续他的业余科研。他的确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自然科学这个事业。他在生病的时候,哪怕 是在住院,他也把书本(后来是笔记本电脑)拿过去,他不浪费一分钟时间。他说时间对我 来说是最宝贵的,所以几十年了,他没有12 点以前睡过觉。他一直都说,我是业余科研, 晚上是我做科研的最佳时间,因为他白天里的忙于上课。每个学期都有课,当时的课程是《原 子核物理》,第一个学期80 学时,第二个学期还有80 学时,一共是160 学时。当时的《原 子核物理》,他还要自己写讲义,每个学期还要不断的增添新的内容。他每个学期都必被评 为优秀教师,而且还把海报送到南京的家里。他对学生的教学是一丝不苟的。 后来到了1969 年,他到了工厂。这个工厂是做频率计。做100 兆的,200 兆的频率计。 他就被分配到技术情报室。他就创办了一个杂志叫《电子技术及数字化》。那个时候,全国 只有《红旗》杂志,还有一本是国外电子技术,是翻译过来的,其他的刊物全部停刊。在《电 子技术与数字化》里,他充分运用他的物理知识,他用各种笔名:陆埮,脉冲,技术,正弦 波等等,就写了很多文章。这个《电子技术与数字化》很受欢迎,一共出了 11 期。它是不 定期的,每一期一出来就马上卖光了。光北京计量局一次就买去128 本。他的这个杂志一方 面对宣传这个工厂的产品起了很大的作用,也对他们提高开发新产品的能力起了很大的作 用。同时他建议把计算机技术引入到频率计算机上面,建议工厂里面开发这样一个新产品。 工厂接受了他的建议,成功的开发出了新产品,这个新产品后来是得了奖的。还有一个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