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一 章 绪 论
本章主要阐述财政与金融的含义、产生与发展、共性与特性,
以及学 习马克思主义财政金融理论 的意义 ,使之对财政金融有个
基本认识 ,增强学 习 自觉性 。
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一 、财政 的含义
对财政概念 的理解 ,我 国理论界有不 同的界说 ,但其 明显 的
共 同点是:都认为财政是国家进行的分配活动 ,是一个分配范畴,
必须从社会再生产出发研究财政 问题 。
社会再生产是生产 、分配 、交换 、消费不断循环往返 的统一
体 。人们在社会再生产过程 中结成 的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就是生产
关系 ,即经济关系 ,在 阶级社会 中表现为阶级关系 。财政与信贷
分配 、价格分配 、工资分配 、企业财务分配等共处于社会再生产
的分配环节 。但是 ,财政是一个不 同于其他分配关系 的一种特殊
分配关系 。因为 ,财政分配是与 国家 的职能相联系并 由国家进行
的分配活动 。什么是财政 ?财政是 国家为 了维持 自身存在和满足
行使职 能的需要 ,凭借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 品
(主要是剩余产 品)或 国民收入 的分配和再分配所形成 的一种特殊
分配关系 ,简称 以国家为主体 的分配关系 。任何社会 的财政都是
以国家为主体 的分配关系 。但是 ,国家 的性质不 同,不 同社会 的
国家 财政 是有 所不 同的 ,社会 主 义财政 根 本 区别 于私 有制 基 础
第 2 页
上 的国家财政 。
二 、财政产生 的条件
任何分配都有分配主体(谁来分配 )和分配 客体(分配什么 )的
问题 。财政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经济条件 ,即剩余产品,
这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 ,财政分配 的客体 ;二是政治条件 ,即国
家 ,这是财政产生的政治前提 ,是财政分配的主体 。而决定财政产
生 的根本条件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因为剩余产品和国家的产生 ,
归根结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
在原始公社前期 ,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 ,人们共 同劳动所
获得的社会产品,只能维持社会成员最低 的生活需要 。由于没有剩
余产品,也就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没有国家 ,自然也没有财政。
到原始公社末期 ,生产工具的进步 ,促进 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使
人们生产 的社会产 品在维持 自己最低生活需要之后 ,逐步有 了剩
余 。剩余产 品 的出现 ,使 氏族 内的酋长、军事领袖等 ,能凭借 自己的
优越地位霸 占公有土地和掠夺公共财 富 。于是生产资料私有制逐
步取代 了原始公有制 ,社会便分裂为奴隶主和奴隶 、剥削者和被剥
削者两个对立的阶级 。这样 , “整个 氏族制度就转化为 自己的对立
物 :它从一个 自由处理 自己事务 的部落组织转变为掠夺和压迫邻
人 的组织 ,而它 的各机关也相应地从人 民意志 的工具转变为 旨在
反对 自己人 民的一个独立 的统治和压迫机关了” (《马克思恩格斯
选集》第 卷 ,第 页 ),人类社会 的第一个 国家 奴隶制 国家
便产生 了。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列宁选
集》第 卷 ,第 页 ),是 阶级统治 的工具 ,它是 以“公共权 力 ”的
面貌 出现而凌驾于社会之上 的。国家为 了维持它 的存在和实现其
职能 ,就需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资料 。由于 国家机构本身不生产产
品,所 以就只能依靠 国家的权力,采取无偿的强制手段把一部分社
会产 品 占为 已有 ,以供 国家 需要 。正如恩格斯所说:“为 了维持这种
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 捐税 。捐税是 以前的氏族社会
第 3 页
完全没有 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卷 ,第 页 )从 而 ,在 整
个社会产品的分配 中,除了以生产资料所有者为主体的分配外,又
出现了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 ,这就是财政。
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任何财政都是国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