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知能综合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docVIP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知能综合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知能综合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2014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课《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知能综合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知能综合提升] (时间:20分钟 满分: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右图反映的是罗马教廷兜售赎罪券的情景。有关该图的历史阐释正确的是(  ) ①罗马教廷在德意志常常通过这种方式搜刮财富,故德意志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 ②对这种行为进行公开抨击的是“九十五条论纲”,这也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③这种兜售赎罪券的行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这一历史事件是导致德意志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兜售赎罪券,引起了众多的反对,成为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马丁·路德公开抨击,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答案:D 2.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直接原因是(  ) A.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B.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经济发展 C.天主教会在德意志大肆搜刮钱财 D.马丁·路德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解析:注意题干关键信息“直接原因”。“九十五条论纲”是马丁·路德在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引起各阶层人民愤怒的情况下发表的。 答案:A 3.天主教会之所以在德意志有很大影响力,主要原因是(  ) A.教权高于王权 B.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 C.德意志四分五裂,未能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 D.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德意志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便于罗马天主教皇对德意志的控制和掠夺。 答案:C 4.2012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5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论述了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A.把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解析: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虽反对正统的基督教,但对神依然显出无比的尊敬,他们判定事物均以神为绝对权威。“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说明马丁·路德仍从神学角度论证问题。“人人都可以”体现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故选C。 答案:C 5.下列符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内容的是(  ) ①只有内心虔诚信仰上帝,才能获得上帝拯救 ②《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 ③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并支配教权 ④简化基督教宗教仪式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结合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主张分析。①是“因信称义”的基本含义,②③④都符合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 答案:C 6.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其实质意义是(  )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B.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解析:本题考查路德改革的核心主张,“因信称义”的思想,使原来救赎中不可缺少的天主教会、教主、神甫都成了多余的东西。根据题干要求,注意“实质意义”,只有A符合要求。 答案:A 二、非选择题(1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大学毕业以后,他在父母亲朋诧异的目光中“遁入空门”——进入雷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士,他在那里学习神学,并且洁身自律。1508年他成为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日益坚定了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决心。他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宗教学说——“因信称义”说。 ——《世界上下五千年(古代卷)》 材料二 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文化发展中还起着一种微妙难言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 ——[美]迈克尔·H.哈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促使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原因。(4分) (2)材料一中“因信称义”学说与天主教学说有何不同?(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宗教改革后是如何实现材料二中“宗教思想自由原则”的?(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第(1)问从天主教会的奢侈腐败方面作答。第(2)、(3)问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答案:(1)天主教会的奢侈腐败。 (2)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人的灵魂得救,要靠个人对上帝的虔诚信仰,获得上帝的赦免。天主教则主张靠教皇和圣礼等繁琐的宗教仪式才能升入天堂,即“因行称义”。 (3)德意志新、旧教诸侯发生多次战争后,于1555年签订和约,规定诸侯有权决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