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陈黎:作为译者的诗人
陈黎:作为译者的诗人
王家新
陈黎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登上台湾诗坛的,作为台湾诗坛 “中生代”
代表性诗人,他直接承续了台湾五、六十年代的现代诗传统,而又吸收了西方
现当代诗歌新的艺术经验,从展露锋芒到现在,体现了持续不断的创造活力,
正如诗评家奚密教授所说: “陈黎是当今中文诗界最能创新且令人惊喜的诗人
之一„„,他的作品一方面见证了主导台湾蜕变的历史变迁,另一方面则表现
了诗人蓬勃的实验精神。”
不仅如此,作为一个创作与翻译并重的诗人,陈黎直接承续了中国新诗史
上卞之琳、戴望舒、冯至、穆旦以及台湾余光中、叶维廉、杨牧为代表的 “诗
人作为译者”的传统,几十年来,他以持续不断的劳作,翻译了大量的、多语
种的西方现当代诗人以及日本、韩国诗人的作品,受到了台湾、大陆诗人和读
者的广泛欢迎和好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请他于今年春季学期来我校做驻校诗人。就我本人和
许多大陆诗人来说,我们首先读到的,是陈黎先生的译作。二十年多前,我读
到陈黎和他妻子张芬龄翻译的瑞典犹太裔德语女诗人耐莉.萨克斯的这样一首诗:
蝴蝶
多么可爱的来世
绘在你的遗骸之上。
你被引领穿过大地
燃烧的核心,
穿过它石质的外壳,
倏忽即逝的告别之网。
蝴蝶
万物的幸福夜!
生与死的重量
跟着你的羽翼下沉于
1
随光之逐渐回归圆熟而枯萎的
玫瑰之上。
多么可爱的来世
绘在你的遗骸之上。
多么尊贵的标志
在大气的秘密中。
如此优异的译文,我一读就记住了!这样的翻译,不仅用词精确,语调动
人,也具有了某种化蛹为蝶、起死回生之功—— “多么可爱的来世 /绘在你的
遗骸之上”!陈黎以他的翻译,就这样在汉语世界里创造了原作的 “来世”,
使萨克斯、聂鲁达、普拉斯、辛波斯卡等诗人的生命得到了光辉的再生。
而在谈自己的翻译时,陈黎也恰好运用了一个捕蝶的比喻: “翻译像捕蝶,
企图为读者抓住飞舞的蝴蝶,好让其一窥全貌。然而当他钉死蝴蝶时,他呈现
出来的只是僵硬的标本,而非真正的蝴蝶。如何钉住文字蝴蝶的双翼并且让其
仍保有生命,是翻译者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以及努力的方向。”1
“钉住文字蝴蝶的双翼并且让其仍保有生命”,正因为如此,陈黎的翻译
既 “忠实”又富有 “创造性”——这里的 “创造性”不是 “润色”或随意的添
加,而是一种赋予生命的语言行为。
值得称赞的,首先是陈黎的译诗语言。据我的印象,在港台早些年的译坛
上, “信、达、雅”的翻译观及其译风一直比较流行,有些译者在忠实和精确
上并没有下多少功夫,而是刻意追求 “雅”——也就是 “典雅”、“文学化”、
“词藻化” ,这往往淹没了、扭曲了原作的诗质。王佐良先生在谈到港台六、
七十年代的译诗时也注意到这个问题: “他们译得最顺手的似乎是传统的抒情
诗„„他们译得最不顺手的似乎是口语体的,还有就是非传统写法的现代派
2
诗”。而陈黎的翻译和这一路译风有明显不同,或者说他对 “雅”的流弊有清
醒的自觉。他的译诗兼具了汉语言文化的功底与当下的语言活力和敏感性。他
一直在运用一种不加雕饰但却是活生生的语言。他在访谈中这样说 “我觉得只
要做到信、达,原诗张力在焉,雅自然在其中。只要你有足够能力不让文字变
陈腐,就是适格的翻译。”如他翻译的辛波丝卡的《回家》一诗:
1 陈黎:《我的诗歌创作和翻译:答徐佳宁九问》。该访谈为陈黎在中国人民大学做驻校诗人
期间所做的访谈。本文中陈黎的话均出自该访谈。
2 王佐良:《汉语译者与美国诗风》,王佐良《论诗的翻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年版。
2
他回家。一语不发。
显然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
他和衣躺下。
把头蒙在毯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