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TTG、C-myc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中文摘要
PTTG、C.myc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硕士研究生耿鹏
导 师牛跃平
郑州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普外科
河南郑州450014
中文摘要
背景与目的
结肠癌(coloncancer)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
高、饮食结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所以,结肠癌的防治形势仍然
比较严峻。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与癌基因的异常激活和
表达的密切关系也逐渐明确。肿瘤是由多种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多种癌
基因的高表达可作为结肠癌患者早期诊断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PTTG基因是从大鼠GH4垂体肿瘤细胞中克隆分离出来的一个癌基因,在
正常肝脏、脾脏、结肠、大脑等组织表达较弱甚至检测不到,但在胸腺、睾丸、
胚胎肝等具有高增殖性组织中有高表达。过去很多研究已经证实在多种肿瘤细
胞和肿瘤细胞系中PTTG存在高表达,现阶段对PTTG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发生
发展的关系有六方面的解释:①引起细胞转化;②通过基因调控区的突变介导
肿瘤细胞的转化; ③反式激活作用;④抑制姊妹染色单体分离;⑤诱导细胞凋
亡和使染色体形成非整倍体;⑥促进肿瘤血管形成。 ·
C.myc是于1982年发现的一种癌基因,最初是在禽类骨髓瘤病毒中发现的。
C.myc基因对细胞具有双重作用,即可以刺激细胞增殖,也可以促进细胞凋亡。
C.myc基因与肿瘤的发生过程的关系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解释:①诱导细胞周期、
促进细胞增殖;②抑制细胞分化;③诱导细胞凋亡。
PTTG自身具有很强的致癌作用,并且可以通过激活C.myc基因联合发挥作
用使细胞恶性增殖,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已有研究证实二者其在肿瘤细胞
中的表达存在相关性。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及
中文摘要
癌旁组织中PTTG与C.myc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特征进行分析。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8例结肠癌组织、58例距癌灶外缘5cm左右癌
旁组织、53例距癌灶外缘10cm左右癌旁组织及4l例距癌灶外缘大于15cm处
癌旁组织中PTTG与C.myc的表达,分析二者在四组中的表达差异及其表达的
相关性,同时分析二者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
结果
1 PTTG与C.myc在被检的58例结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14%
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为3.77%(2/53)和O.00%;41例距癌灶外缘大于
15cm处癌旁组织中均无阳性表达。
2 PTTG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与肿
瘤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C.myc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
无关,而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3癌组织中PTTG与C.myc表达呈明显正相关;距癌灶外缘5cm左右癌旁
组织(A组)中PTTG与C.myc表达呈明显正相关。
结论
1 PTTG与C.myc蛋白在结肠癌中高表达,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随距肿瘤
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2 PTTG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C.mye
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3 PTTG与C—myc之间在结肠癌与邻近癌灶的癌旁组织中表达存在相关
性。
关键词
结肠癌;PTTG;C.myc;免疫组化
II
Abstract
一一———————————————————————————————————————————一
PTTGand
The And Of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Probe及Spectrum后处理法对肝脏占位1H-MRS的影响.pdf
- PreS1感染决定区随机化HBV库的构建和其感染常用小动物的初步研究.pdf
-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疾患的疗效探析.pdf
- Prolift及Avaulta在前盆底重建术中的临床研究.pdf
- PROM孕妇宫颈分泌物细菌、真菌类型和药敏调查.pdf
- Pro-BDNF和其受体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表达.pdf
- Proseal喉罩及Supreme喉罩应用于侧卧位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pdf
- Prx2、Foxo3a、Nrf2在脑梗死大鼠脑组织的表达及普罗布考及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的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pdf
- PRXⅢ及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相关性的研究.pdf
- PSAD对PSA灰区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探究.pdf
- PTPROt基因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和意义.pdf
- PVP及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早期缓解疼痛的效果对比.pdf
- PVP治疗老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较PKP更有优势.pdf
- PYK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pdf
- PTSD海马亚结构和心理特征变化的前瞻性研究.pdf
- PystlrVH6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和意义.pdf
- P波离散度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及胺碘酮对其影响.pdf
- P波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及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pdf
- P波离散度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阵发性房颤发生的探析.pdf
- P物质对哮喘动物模型气道阻力的影响和盐酸丙卡特罗对其干预作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