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30与肿瘤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pdf

TIP30与肿瘤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TIP30与肿瘤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㈣ TIP30与肿瘤发生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博士研究生:李爱民 指导老师:罗荣城教授 Xiao Hua副教授 摘要 背景与目的: 肺癌是当今全球范围内危害性最大的疾病之一,在各类恶性肿瘤引起的死 亡中高居榜首。肺癌主要分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统计表明,85% 的肺癌为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中约40%为肺腺癌。肺癌的发生与多种机 的突变或表达异常被发现在肺癌的发生中起关键作用。虽然EGFR激酶抑制剂、 单克隆抗体药物、新的化疗药物的出现、放疗技术的进步、手术方式的改进等 已经使肺癌治疗取得很大的进步,但整体预后仍然较差,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患 者的五年存活率仅为16%左右,而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存活率则更低。数十年来肺 癌的致死率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显著延长 晚期患者生存期的治疗手段。在所有的肺腺癌中,约有50%的患者表皮生长因子 factor (Epidermalgrowth 重要分子,主要通过激酶磷酸化导致的下游信号分子激活和细胞核内化后作用 于功能基因发挥调节细胞生长的作用,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明显相关, 已成为肺癌治疗的最重要靶点,多种针对EGFR的靶向治疗药物如吉非替尼、厄 罗替尼、西妥昔单抗等已被批准用于肺癌临床治疗。吉非替尼/厄罗替尼对携带 EGFR基因外显子19或2l突变的肺癌患者有着很高的治疗有效率,对不伴EGFR 基因外显子19或2l突变的肺癌虽然仍有少部分病例有效,但整体疗效较差。 中文摘要 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只占肺腺癌患者的很少部分,因此大部分患者仍不能获得 很好的病情缓解,需要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方法,以提高肺癌治疗的有效率。 因此,对EGFR信号通路调控机理的进一步研究,以期发现EGFR信号调节的新 机制,获得新的肺癌治疗靶点,提高肺癌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原发性肝癌在肿瘤引起的死亡中居于第五位,其中超过50%的原发性肝癌 发生在中国,是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主要由 于肝炎病毒感染、慢性酒精刺激和其它毒性物质等导致的肝组织慢性损伤、异 常修复,进而出现肝纤维化,最后导致肝癌。研究表明,损伤导致的肝脏炎性 修复在肝癌的发生中起关键作用,NFr.B/IL.6/STAT3信号通路在损伤修复和肝 癌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肝癌是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其根本原因是早 期发现困难、进展期治疗手段缺乏。最近几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已经在肝癌的 治疗中取得一定效果,但是生存期延长很有限,需要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 新的肝癌发病机理和治疗靶点。 TIP30是本博士论文作者的导师XiaoHua等在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体 of 外转录时发现的一种分子量30KD的Tat(Transactivatortranscription)结合蛋白 interactive Tatinteractive (Tat protain,TIP30),又称HTATIP2(HIV-12), protein 其作为HIV转录的辅助因子可以和Tat相互结合特异性地提高HIV增殖。后来 的序列分析发现TIP30蛋白与同期报道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CC3表达的蛋白为 同一蛋白。研究认为TIP30基因主要通过调节与细胞增殖、凋亡及血管生成相 关基因而达到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但最近的研究发现TIP30除参与调节基因 转录外,还具有调节DNA损伤修复、影响细胞对葡萄糖的耐受性、调控胞浆内 信号分子运输等多项功能。TIP30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的时期,相关 研究容易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并有助于我们探索肺癌发病的新机理、确定TIP30 能否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档评论(0)

yyongrjingd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