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辅助眼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研究.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辅助眼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辅助眼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研究

中文摘要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可非接触性地高速扫描,获取高分辨率的眼前节图像。 随着OCT技术的进步,这一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眼前节疾病的辅助诊断以及眼前节 手术的辅助设计。本研究应用傅立叶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辅助眼前节疾病 的诊断与治疗。首先探讨了该系统获取的房角图像测量参数辅助评估房角关闭风 险的可行性,其次研究了该系统角膜厚度扫描辅助诊断圆锥角膜的临床应用,最 后对该系统辅助设计及评估双激光前板层角膜移植术进行了初步研究。 第一部分:高分辨率傅立叶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辅助诊断闭角型青光眼实 验研究 目的:应用傅立叶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房角测量参数:位于Schwalbe线的 distanceattheSchwalbe’Sline,AOD.SL)评估房角 房角开放距离(angleopening 关闭风险,辅助诊断闭角型青光眼。 获取青光眼患者的鼻侧及颞侧房角的横断面图像。2名眼科医师对图像进行分析: 对房角解剖结构:Schwalbe线、角巩膜缘、房角隐窝和巩膜突的可辨识度进行 评估,并用计算机标尺测量了AoD.SL等房角测量参数。通过人工辨识Schwalbe 线的位置。1名青光眼专科医师使用房角镜并以Shaffer房角评级系统对房角评 级。对AOD.SL与房角评级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获 取AOD.SL评估房兔关闭风险的取舍值。 该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OC)/特异性/敏感度分别为 0.90/0.80/0.87(鼻侧)和0.90/0.85/0.77(颞侧)。 一项非接触性诊断方法,有助于评价房角关闭风险。 第二部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角膜厚度图参数公式辅助诊断圆锥角膜实验研究 目的:推导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角膜厚度测量参数的用于圆锥角膜诊断的公式。 2 设计用于临床圆锥角膜风险评估的表格。 方法:应用傅立叶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获取正常受试者,圆锥角膜患者及亚 临床型圆锥角膜患者的角膜厚度图。计算获取角膜厚度图5mm直径范围内的5 项角膜厚度参数:最小角膜厚度(minimum),最小角膜厚度一平均角膜厚度 鼻上侧区域平均角膜厚度减去颞下侧区域平均角膜厚度(SN—IT)及最小角膜厚 度点的垂直坐标(Ymin)。将这些测量参数通过逻辑回归分析合成诊断公式,并 基于正常受试者角膜厚度参数,设计用于临床圆锥角膜风险评估的表格。通过接 收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单项参数,诊断公式及表格对圆锥角膜的诊断能力。 x(S—I)一O.025 (mimmum—median)+O.029 公式诊断圆锥角膜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OC)为0.99,诊断亚临床 型圆锥角膜的AROC为0.79,逻辑回归公式和临床圆锥角膜风险评估表比单项OCT 角膜厚度测量参数有更好的诊断能力。 结论:基于OCT角膜厚度测量参数的公式可改善圆锥角膜的诊断能力。与角膜地 形图相结合,该方法有助于圆锥角膜的诊断和筛查。 第三部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辅助设计双激光前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初步研 究 目的:应用准分子激光和飞秒激光对尸眼角膜的手术试验,探讨新型双激光前板 层角膜移植术(LALAK)的可行性。 方法:本研究设计了新型双激光板层角膜移植术(LALAK),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 描系统辅助设计制作楔形结合的供体受体角膜,首先,用手动分离,飞秒激光切 割,深层准分子激光切削(结合或不结合准分子激光平滑打磨)等不同术式制作 受体角膜床,通过5点法评估不同手术方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的角膜平滑度,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观察评估术后供体受体角膜结合状态。然后,用以下 方法制作受体角膜床:用6mm直径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模式, 对角膜进行切削,直至剩余角膜厚度为200Ⅲ-n。随后,对角膜行准分子激光平滑 打磨。用飞秒激光切割供体角膜瓣,使其形成楔形边缘外形,可与手动分离的受 体角膜床袋口紧密接合。最后,缝合供体受体角膜。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 测量角膜厚度及评估供体受体角膜接合状态。 结果:准分子激光切削结合平滑打磨的角膜平滑度(4例,评分=3.5)优于单 切割(2例)可导致角膜形成不规则同心圆波纹。OCT图像显示术后供体受体角膜 接合良好。 结论:初步研究结果显示LALAK术能可靠制备平滑的供体受体角膜界面,供体受 体角膜组织紧密接合,形成平滑的角膜前表面。需开展临床研究以验证该术式的 临床可操作性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fenxchuangjv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