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老三篇”有感.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读“老三篇”有感

重读“老三篇”有感 重读“老三篇”有感 《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文章分别源于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为纪念张思德同志所作的演讲、于1939年纪念白求恩大夫的挽词、于1945年我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闭幕词。 对于“老三篇”中所讲的故事,我们在小学时就已经都学过了,所以一点都不陌生,甚至可以用非常熟悉来形容。但那时纯粹是为了学习语文而学的。现在的我,重读“老三篇”,感受到的是一种责任、义务和使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自己要领会毛泽东同志在“老三篇”中提倡的三种精神,更要把这三种精神教给我们的学生,让这种精神一代一代传递一下去。这三种精神就是:一种是以八路军战士张思德同志为代表的“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一种是以抗战期间加拿大援华大夫白求恩为代表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一种是以古代寓言愚公移山的故事为象征的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 想想张思德同志,一个普通的战士,29岁的短暂人生,13年艰苦卓绝的延安岁月,功名职位前他那样淡泊,但是他是为着一个目标、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平凡,但是,他的崇高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永放光芒,激励我们每一个人努力学习和生活。 《纪念白求恩》中写道: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学习白求恩,首先要学习他的职业素养,其次还要学习他的职业精神。 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中说:“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愚公移山》通过古代中国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畏惧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朴素的艰苦奋斗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今天,比照一下,就教育系统来说,学校硬件设施有了根本性的好转,工作环境好了,工作待遇也提高了,然而,受西方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教育的大环境也有所转变,工作中怕吃苦受累,见困难就让,见问题就绕,见矛盾就避的人却逐渐多起来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态度的人也在增加。因此,是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还是做一个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人;是做一个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精益求精的人,还是做一个对工作马马虎虎,得过且过的人;是做一个咬定青山不放松,勤奋,刻苦,认真,努力,团结周围的一切力量,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将本职工作做好的人,还是做一个图省事,安于现状,敷衍了事的人,是放在每个共产党员面前迫切任务。重读“老三篇”,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收获的是一份责任,明白的是一份义务,肩负的是一种使命。作为党员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辨别和衡量是非、善恶、美丑、功过、得失、苦乐、荣辱、爱憎的根本出发点和依据,继承和发扬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全力以赴地作好各项工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