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族群的认同与区分
第三章 族群的认同与区分 相关概念解释 族群:指所有以共同血缘或拟血缘记忆来凝聚之人类社会群体,家庭、家族、共同的部落、村落、民族、国家都是广义的族群 认同:在一个特定情景下,认为自己属于某个社会群体 区分:在特定情景下,将我群与他群成员区别开来。 一.羌族概况 中国西南的少数民族,人数约20万人;主要居住在四川省西北阿坝州东南,羌族深谷中(当地人称为“沟”);高山阻隔,交通困难; 居住形式:(1)村寨聚落:坐落于半山腰(峡谷),后因治安提高形成河坝村落;三层建筑形式,即最底层是牲畜,中间是人居住,第三层是敬菩萨的经室和储藏间,第三层屋顶上晒粮食;(2)城镇、街市与乡上:城镇几乎是县城,是羌族的文教与政治中心;街市在几个县城之间,坐落在交通线上;乡政府所在的河坝称为乡上,有供销社和食堂 建于半山腰的村落与河坝村落对比 经济生活方式: 多元化 农作物种类(农业种植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即农计取向和市场取向) 生计手段(农牧兼营,闲时打工,狩猎,上山采药等等) 随着森林砍伐、狩猎的猎枪被取缔,切断了大部分农牧生产,但公路和旅游的开发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 语言上多讲汉语,即川西方言,另有小范围的乡谈语 体质特征与汉人相向 文化特征:妇女服饰表达了羌民族特色(只限于村寨妇女),文化上靠近藏区的有藏族特色,靠近汉区的有汉区特色,即,愈往西北愈像藏,越往东南越像汉 宗教上:北路供奉有藏传佛教的神,东南有玉皇、观音等汉文化神 由此,很难以客观的语言、体质、文化等来描述或界定这个族群 婚姻与家庭 在岷江上游山区,最普遍的家庭便是所谓的父系核心家庭,村寨中父辈或祖辈有弟兄关系的几个家庭经常比邻而居,彼此记得共同的血缘关系;婚姻扩大一个家族的亲属范围,女儿不要嫁的太远是重要原则,农忙时一个家庭也常要求出嫁的女儿与女婿帮忙,这也导致亲家间关系紧张 母舅名义上是家庭之外的人,但家庭中大小事情都有母舅参与,这是家庭内部潜在的与父系家族相制衡的力量。比如人死了先要通知舅家,舅家来验看人死的正常,才能安棺材。 家族 除了以祖辈兄弟联系在一起的[大家庭],外,更大范围里[家族]凝聚着更多的家庭;一个寨子包括几个[家族],此种[家族]借着各成员家庭对神龛上家神的崇拜来凝聚与延续,他们都常由[统一弟兄传下的]或[祖先的弟兄关系]来凝聚彼此。家族在本地概念中不只是个[血缘群体]而是结合血缘与地缘的群体 村寨与其守护神 民众大多认为同寨或同村的人是祭同一山神或庙子的人群,汉化区山神信仰与庙子信仰并存或为庙子信仰所取代,但在[神明]认同与区分上的重要性却没有改变 [村寨]认同:之前是[一个寨子一个山神],但是随着一些羌族地区汉化迹象的增强,开始被[同姓家族一个山神]所取代。 山神或庙子的社会功能;羌族地区为了资源的竞争、划分,而产生了族群认同区分(即“这菩萨背后是我们的。那菩萨背后是他们的,放羊、砍柴都不能侵犯”),资源匮乏,一层层[山神]与[庙子],严格划分彼此的资源界限。一层层有小到大的神,护佑各范畴人群的土地和资源,并且定期急死[庙子]或[山神]活动是凝聚人群认同和强化人群区分的集体活动,每个家庭必须参加,缺席罚酒食或罚款 [羊脑壳]与[牛脑壳] 过去的一种认同区分体系,部落。这是一种血缘之分,由于教派对立、冲突而造成的社会结群中,人们想象次[群]成员彼此有血缘关系。以此来增强族群认同与凝聚,并以不同的[根根]来与敌对宗派作区分 [尔玛]、[汉人]与[蛮子] 村寨之外,在同一条沟,或邻近几条沟的人也以血缘相结合,成为一个认同群体,并与本群外的人群有所区分。[尔玛]是族群自称词,过去[尔玛]只代表有限范围中的人群,通常是一条沟的人。[尔玛]、[汉人]与[蛮子]并没有一个可观的、限定的族群界限。在一个小区域的[尔玛]认同中,都认为本群在[汉人]与[蛮子]的包围中。这是一种狭隘的[尔玛]认同 [尔玛]的来源主要就是造成家族或村寨起源的那些古老的[弟兄祖先故事],在传统上[尔玛]是岷江上游人群以血缘关系为凝聚的最大[我群]范畴,后来在接触到[羌族]这一概念时,他们便把[羌族]等同于[尔玛] 在羌族认同上城镇居民比村寨民众强烈,因为生活环境,产生本民族的认同意识 [尔玛]、汉族与中华民族 如今,在有些村寨民众中[尔玛]更广泛的定义是指所有的[民族] 在更高层次上,羌族皆自豪于他们是[中国人]或[中华民族]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各种传播媒体逐渐由城镇、街市进入村寨之后,这都强化了他们的[中华民族]或[中国人]认同。 城中的羌族知识分子还强调在历史上羌族失足成中华民的古老华夏 本地人民族化为羌族之前,这儿的族群认同是孤立区域性的[尔玛]认同,以及相对应的[一截骂一截]的族群体系 [一截骂一截]的族群体系 同心圆式的认同结构:同心圆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