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粮为纲”政策的实施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
水土保持工作的影响
一一以绥德县为例
高芸
摘要环境变迁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把制度和政策因素引入环境
变迁研究领域,可以看作是这一领域研究中的一项新课题。本文选取20世纪50
—80年代中国政府在农业战线中较为普遍实施的“以粮为纲”政策,探讨了该
政策实施对黄土高原陕北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影响。学术界常见的说法
认为,“以粮为纲”政策的实施加剧了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状况。笔者认为
这种认识有失偏颇,为此,本文选取了陕西省绥德县为个案进行实证研究。在
研究中,采取文献阅读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办法,查阅了包括共和国中央政府
和绥德县政府部门在内的大量档案资料;实地考察了建国以来绥德县水土保持
工作的一系列成果,在走访当地曾参与过过去水土保持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群众
中,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研究中,注重把科技史、历史学、经济学、
地理学、水土保持工程学等多神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希望能对“以
粮为纲”政策的实施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影响作一个有事实依据的新的
评价。
本文共分七章,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在这一部分,笔者确定研
究对象,分析研究现状,明确研究内容和意义,并根据资料特征,寻求解决问
题的思路和切入点。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两章,是就“以粮为纲”政策的制
定、调整和在绥德县的实施过程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该政策制定和实施期间
国家的宏观政治背景,探讨其实蠹氲的必要性和具体过程。第三部分包括第四、
五两章,是就“以粮为纲”政策实旌下绥德县采取两项重要的粮食增产措施一
一淤地坝和梯田建设入手,从技术层面探讨其对粮食增产和水土保持效益和作
用,并用科技史的眼光回顾了淤地坝和梯田在绥德县的修建史和技术变迁史。
第四部分为第六章,该章从淤地坝和梯田两项农田整治一水土保持基本形式入
手,分析这两项基本形式所连带产生的粮食增产效益和水土保持效益,并加以
客观评价。第五部分为第七章,全文的结论部分。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认识和结论:
要想就制度和政策因素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则必须
考察其实施的历史背景。“以粮为纲”政策是国家粮食供应面临严峻危机的形势
下制定的,它的实施是必要的。该政策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工作带
来的影响也是双向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该政策在绥德县的实施过程中,
一方面,粮食生产用地复种指数提高,加剧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基层政府
和劳动群众在开展具体工作的过程中,把农田整治与水土保持结合起来,取得
淤地坝和梯田的修建,既能提高产量,从而解放粮食生产用地,使其用于植树
种草,又能有效拦截泥沙,对于治理沟道和坡耕地的水土流失的作用很大的。
纲”政策的实施对该区水土保持工作产生影响的积极面大于消极面。
“以粮为纲”政策是依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组织来贯彻实施的。农业合作
化运动的开展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影响也是双向的。一方面,
它的开展,加强了基层政权对劳动力的管理和控制,增加了集体力量,便于政
府号召群众参加水土保持工作;另一方面,集体生产方式(特别是在人民公社
时期)下的“大锅饭”产品分配方式,又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在兴修
水土保持工程劳动中所投入的热情与激情,从而降低了水土保持工作的成效。
造成“以粮为纲”政策实施时期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工作未能得
到长足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
在该错误思想的影响下,人口大幅度增长对粮食需求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大跃
进”和集体生产方式也严重地制约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这就造成两方面的后
果,一方面,不能降低粮食播种面积,另一方面,也不能投入更多劳动力从事
水土保持工作。
关键词:“以粮为纲”。政策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合作化运动
水土保持
Il
of forthe
TheInfluencethe“Food onthe
Waterand
SoilConservationW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小学心理教师效能感问卷编制及其及胜任力的关系和成长团体训练的分析研究.pdf
- 中新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分析研究.pdf
- 重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的分析研究.pdf
- 重庆市工业化、城镇化对城乡统筹的影响的分析研究.pdf
- 重庆市贫困山区的村庄衰落诱因及影响的分析研究--_--以彭水A村为例.pdf
- 转子间骨折及股骨干骨折内固定致股深动脉损伤的临床诊治(附3例分析).pdf
-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研究--_--以淮北市为例.pdf
- 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FABP水平及心功能相关性的分析研究.pdf
- 作物根—土界面磺胺类药物消减及微生物响应机制.pdf
- “一比一”强奸案件被害人言词证据规则的分析研究.pdf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家政服务需求演进的分析研究.pdf
- 304不锈钢热变形条件下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分析研究.pdf
- Al-%2c2-O-%2c3-%2fSiC纳米复合陶瓷制备工艺及微观结构的分析研究.pdf
- AMT离合器的起步控制的分析研究.pdf
- C-S-H凝胶结构特性的分子模拟的分析研究.pdf
- Cu2%2b胁迫对黑曲霉生长和产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影响.pdf
- DAAM的RAFT聚合及其在聚合物改性中的的分析研究.pdf
- DSPE-LC-MS%2fMS法测定动物源食品中雌激素及US-Fenton法降解水中已烯雌酚的的分析研究.pdf
- Fe-Al-C三元系热力学的分析研究及应用.pdf
- G电厂薪酬体系优化的分析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