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一13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设计研究.pdf

ac一13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设计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c一13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设计研究

维普资讯 中 外 公 路 第228卷 第3期 172 008年 6月 文章编号:1671--2579(20o8)O3一O172一O4 AC一13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设计研究 黄云涌 ,刘宏富,胡贵华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 长沙 410076) 摘 要:针对南方湿热地区沥青路面表面层所采用的玄武岩集料,AC一13以4.75mm 作为粗细集料的分界点,将粗集料进行分级组合捣实密度试验 ,以所得到的粗集料间隙率作 为评价指标 ,对粗集料 中各粒径段颗粒含量与粗集料间隙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 上 以最紧密堆积为原则确定粗集料 的级配范围;细集料则 以填充且不对粗集料结构产生干涉 为原则,将设计空隙率确定为 4%并结合粗集料间隙率计算 出细集料总的体积 比,细集料之 间的相互 比例则采用均匀分布 ,其级配范围结合施工技术规范予 以确定 。按此方法得到的设 计成果适合于南方湿热地区公路沥青路面的气候及交通特点。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级配 ;捣实试验;紧密堆积 ;间隙率 ;干涉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的确定是近年来国内外广大 用于 SMA的配合 比设计,通过与混合料试件的粗骨 道路工程人员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 。我国 架间隙率进行 比较,判断粗集料是否形成了有效骨架 ,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出现的各种早期病害与沥青路面 具体试验操作和计算说明参见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 各结构层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不当存在密切的关系。 程》(JTGE42—2005)T0309—2005。本试验 中表面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候条件及交通环境差异很大, 层 AC一13选用玄武岩 ,矿料指标均满足 《公路沥青路 规范作为全国性的技术指导与控制标准给出的范围很 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要求 ,粗集料密度 大,如何在一个很宽的级配范围内找 出最适合某一个 及吸水率指标见表 1。由于粗集料各粒径段 比例的组 具体工程项 目的设计级配范围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面 合方式不计其数 ,本研究在进行捣实密度试验过程中 临的现实问题 。本文的 目的就是通过一种简便实用的 参考了国内外各类技术标准及规范 ,试验过程 中实际 设计方法优化 AC一13沥青混合料级配 ,并可以针对 采用的组合方式涵盖了几乎所有的级配范围。AC一 不同原材料缩小级配范围。 13捣实密度试验组合方式见表 2。 表 1 玄武岩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 1 AC一13捣实密度试验设计 通过捣实密度试验计算粗集料间隙率评价沥青混 合料中粗集料是否形成了紧密骨架 。捣实密度试验原 表 2 Ac—l3捣实试验组合方式 集料规格/mm 一阶试验比例 集料规格 /mm 二阶试验 比例 16~ 13.2 3 2 1 1 1 16~ 9.5 4 3 2 1 1 1 13 2~ 9.5 1 1 1 2 3 9 5~ 4.75 1 1 1 1 2 3 注 :① 试验过程中各粒径段集料 比例采用表列 比例的全排列组合方式;② 带※方案为实际试验时经过间隙 率比较后被剔除的组合,捣实试验实际为 29组 收稿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