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m后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梁的反拱度计算.doc

30m后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梁的反拱度计算.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0m后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梁的反拱度计算

昆山市相城—石牌一级公路Q1标茆沙塘大桥 后张法30m预应力砼空心板梁反拱度理论计算与施工控制 一、后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梁基本资料: 空心板梁预制长度L=29.96m,计算跨径(支座中心线之间距离)l=2936cm,宽度B=124cm,高度h=135cm,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50,非预应力钢筋均为Ⅱ级螺纹钢,预应力筋采用φj15.24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钢绞线质量符合GB/T5224-1995标准要求,,。 每片空心板梁中板共设11束预应力钢束:底板为5N4束,每束为3根钢绞线,配套锚具为BM15-3型,两侧腹板为2N1束、2N2束、2N3束,每束均为2根钢绞线,配套锚具为OVM15-2型。中板梁顶板设非预应力钢筋为14根Φ10mm螺纹钢,共分二层布置,第一层7根钢筋中心到顶板的距离为ag1=3.5cm,第二层7根钢筋中心到顶板的距离为ag2=8.5cm。底板非预应力钢筋也分二层布置,第一层共计12根Φ12mm螺纹钢,钢筋中心到底板的距离为ag1=4cm,第二层共计8根Φ10mm螺纹钢,钢筋中心到底板的距离为ag2=9cm。根据设计要求,预制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方可进行张拉,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为(不包括锚外应力损失)。 中板主要技术数据如下: 张拉锚下控制应力为(不包括锚外应力损失),混凝土容重,C50混凝土弹性模量,钢绞线弹性模量为,钢筋弹性模量,弹性模量比:钢绞线,钢筋。 OVM15-2型锚具、BM15-3型回缩锚具变形值取为6mm(一端),孔道拟采取陕西奉天产橡胶抽拔棒成孔,其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k=0.0015,预应力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μ=0.55。 每根φj15.24mm钢绞线的截面积为140mm2,每根Φ10mm螺纹钢的截面积为78.5mm2,每根Φ12mm螺纹钢的截面积为113mm2,每个OVM15-2锚具所对应的预留孔直径为φ55mm,每个BM15-3锚具所对应的预留孔尺寸为20×60mm,每片中板的混凝土立方量为V=19.86m3。 二、中板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反拱度计算原则:以跨径四分点截面为平均值将全梁近似处理为等截面杆件,按材料力学方法计算空心板梁的跨中挠度值。 梁长为L/4处截面几何尺寸详见下图: a)、L/4跨截面毛截面积: 按L/4跨毛截面考虑,每延米空心板梁荷载集度 按全梁整体考虑每延米荷载集度 由于,故计算时选择 中梁的毛截面积 毛截面积的静矩(以空心板梁底板为准): 毛截面积中性轴到底板的距离 毛截面积中性轴到顶板的距离 毛截面积的惯性矩 b)、L/4跨截面净截面积: 净截面积 净截面积的静矩(以空心板梁底板为准): 净截面积中性轴到底板的距离 净截面积中性轴到顶板的距离 净截面积的惯性矩 c)、L/4跨截面换算截面积: 换算截面积: 换算截面积的静矩(以空心板梁底板为准): 换算截面积中性轴到底板的距离 换算截面积中性轴到顶板的距离 换算截面积的惯性矩 三、预加应力阶段各束应力损失计算: 底部5N4束,腹板束2N1、2N2、2N3均为直线与圆曲线组成的束,竖直方向的坐标值均在变化。 根据设计要求,钢绞线的张拉顺序为2N4—2N1—2N4—2N2—2N3—1N4 a)、摩阻应力损失: 1、底部5N4束: N4束因摩阻引起的预应力损失为: 式中:为张拉钢绞线锚下控制应力,本例中 为钢绞线与管道壁间的摩擦系数,本例中=0.55 为从张拉端至计算端截面间,曲线管道部分的夹角之和,本例中 x为从张拉端至计算端截面管道长度在纵轴上的投影长,本例中x=7.49m。 k为管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本例中k=0.0015。 将上述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得5N4束钢绞线摩阻引起的预应力损失为 2、腹板两侧2N3束: N3束因摩阻引起的预应力损失为: 从张拉端到固定端曲线管道部分的夹角计算:,故,换成弧度值为 3、腹板两侧2N2束: N2束因摩阻引起的预应力损失为: 从张拉端到固定端曲线管道部分的夹角计算:,故,换成弧度值为 4、腹板两侧2N1束: N1束因摩阻引起的预应力损失为: 从张拉端到L/4截面均为直线管道部分, b)、因锚具变形、钢束回缩引起的损失: 设计规定,所有钢束均采取两端张拉工艺,查“预应力技术及材料设备”一书关于一个OVM型锚具、BM型锚具的锚具变形及钢束回缩值为。则每束钢束的应力损失值为: 1、底板束5N4,束长l=2976.1cm, 2、腹板束2N3,束长l=2981.4cm, 3、腹板束2N2,束长l=2982.7cm, 4、腹板束2N1,束长l=2983.9cm, 上述应力损失计算时为简化计,不考虑钢束的反向摩阻影响。 c)、因梁体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即后期张拉束对前期张拉束影响的损失) 设计规定的张拉顺序为2N4底板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