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杀虫剂对烟粉虱田间防治效果评价.docVIP

5种杀虫剂对烟粉虱田间防治效果评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种杀虫剂对烟粉虱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5种杀虫剂对烟粉虱田间防治效果评价摘要 测定了10%烯啶虫胺水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阿维菌素乳油、48%毒死蜱乳油和25 g/L溴氰菊酯乳油5种杀虫剂对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烯啶虫胺水剂675 mL/hm2、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50 g/hm2以及3%阿维菌素乳油300、450 mL/hm2 4个处理防治烟粉虱均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且对黄瓜安全,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烟粉虱;药剂防治;防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S4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156-01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又称甘薯粉虱、棉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是世界性分布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已成为我国蔬菜、棉花、园林花卉植物的主要害虫,且危害日益严重[1-2]。烟粉虱具有寄主范围广、虫体小、繁殖快、世代重叠严重等特点,因而不易防治。目前,对烟粉虱主要是化学农药防治,但是高频率使用杀虫剂对烟粉虱的抗药性形成产生了很大的选择压力,已导致烟粉虱对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烟碱类等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3-4],烟粉虱严重的抗药性问题已成为其难以治理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世界烟粉虱发生区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了筛选出对烟粉虱高效的对口药剂,指导上栗县农民合理用药,笔者开展了10%烯啶虫胺水剂等5种药剂对烟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10%烯啶虫胺水剂(连云港立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先正达中国有限公司生产);3%阿维菌素乳油(江苏丰山农化有限公司生产);48%毒死蜱乳油(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25 g/L溴氰菊酯乳油(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各药剂均由市场购得。防治对象:烟粉虱。供试作物:黄瓜,品种为方优二号。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0年在县城郊区的蔬菜基地进行,共设计9个处理,即10%烯啶虫胺水剂450 mL/hm2(A)、675mL/hm2(B);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25 g/hm2(C)、450 g/hm2(D);3%阿维菌素乳油300 mL/hm2(E)、450 mL/hm2(F);48%毒死蜱乳油450 mL/hm2(G);25 g/L溴氰菊酯乳油300 mL/hm2(H),以清水作对照(CK)。4次重复,共36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30 m2,各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之间用塑料薄膜隔离。黄瓜于2010年8月12日播种,株行距为33 cm×70 cm。施药时期为9月20日,此时正值黄瓜结瓜前期,烟粉虱以低龄若虫期为主。上述各处理均按用水量675 kg/hm2的标准配制药液,采用利农牌HD-400背负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施药1次。 1.3 调查内容 喷药前(9月19日)调查虫口(若虫和成虫)基数,药后1、3、7、14 d调查残活虫数。每小区定点调查中间10株,分别记载残活虫数,计算防治效果。并用DMRT法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处理之间防治效果的差异水平。计算公式如下: F(%)=(1-0)×100 式中,F为防治效果;Pt0为药剂处理区药前活虫数;CK0为空白对照区药前活虫数;Pt1为药剂处理区药后活虫数;CK1为空白对照区药后活虫数。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药后1 d,处理H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最高,为88.39%,高于处理D、F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其余处理的防效;处理B、D、E、F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均在80.48%以上,也表现出一定的速效性;而处理A、C、G的防治效果较差。药后3 d,处理F对烟粉虱的防效最高,为90.34%,处理B、D、E、H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均在87.15%~89.71%,而其余处理的防效不理想,均在84.35%以下。药后7 d,对烟粉虱防效较好的是处理B、D、F,其防效均在92.18%以上,其次是处理A、C、E、H,其防效在85.14%~88.57%,而处理G对烟粉虱的防效最差。药后14 d,处理B、D、E、F对烟粉虱的防效仍然较好,均在86.44%以上,而其余处理的防效较差。此外,在整个试验期间,各个处理小区的黄瓜生长发育良好,均未发生药害现象。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10%烯啶虫胺水剂675 mL/hm2、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50 g/hm2以及3%阿维菌素乳油300、450 mL/hm2 4个处理对烟粉虱均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且对黄瓜安全,因而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此外,试验还发现,48%毒死蜱乳油450 mL/hm2和25 g/L溴氰菊酯乳油300 mL/hm2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较差,可能是烟粉虱对这2种药剂产生了一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