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脑动脉硬化性狭窄相关性及高危因素分析
摘 要
研究背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发
展,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肿瘤(cancer )
已成为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而脑血管疾病因其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
高居首位。脑血管疾病通常是老年人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原因,具有发病率、致残率、死
亡率和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生活及生存质量。脑血管疾病
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ICVD )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
发病,占脑卒中的80%左右,具有复发率高、病程迁延时间较长的特点,病人生活及生
存质量低,大量消耗医疗资源,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做好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风
险评估,及早预防再发,提高病人生活、生存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脑血管病最常见的病
因之一是血管壁病变,以脑动脉硬化最为常见,最多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 ),累及大动脉和中等管径动脉。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进程,动脉
粥样硬化性狭窄的预防和诊疗也越来越成为热点课题之一。同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慢性
过程与脑动脉硬化性狭窄的相互关联性,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高危因素对
动脉硬化性狭窄和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进展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以进一步
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进程、进展及愈后,进行高危风险评估,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有针
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提高病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目的探讨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脑动脉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及相关高危影响因
素,评估脑血管病风险,做好各级预防,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及复发率,提高病
人的生存及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研究方法 按有无血管狭窄分为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脑动脉硬化性狭窄(A 组,
n=56 )和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不伴脑动脉硬化性狭窄组(B 组,n=49 ),通过每半年复查
一次 MRI 、MRA ,对比前次病变血管有无狭窄程度增加,供血区域有无新发梗塞,或
病人有无反复短暂性脑缺血(TIA )发作的临床表现,症状为狭窄血管供血区域相关脑
组织缺血的临床表现,统计方法采用采用SPSS 11.0 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
率或构成比表示,记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 χ2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同
时分析各项高危因素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计量资料用x ±s 表示,计量资料
I
的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研究结果 A 、B 两组比较A 组每半年再发率高于B 组,三次比较均为P ﹤0.05 ,有
统计学意义。A 组病例中,狭窄明显加重共32 例,占该组总数的57.14%,再发频率明
显高于B 组,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狭窄的存在及加重,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及再发
有明显影响。在本研究中,经统计学分析,A 、B 两组比较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
的各项指标比较均为P ﹤0.05 为明确高危因素,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动脉粥样硬化
性狭窄的发生发展有明显影响。高同型半胱氨酸、高尿酸、高纤维蛋白原因所选样本数、
对照组选择、分层、研究重点的选择不同与既往研究存在差异性,为暂不明确危险因素,
需进一步大样本、多分层研究,进而确认这几项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动脉硬化性狭
窄的发生发展是否有明显影响。
研究结论 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脑动脉硬化性狭窄之间存在相关性,狭窄明显,
缺血性脑卒中再发频繁且较严重;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是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和
脑动脉硬化性狭窄的高危因素。既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及高危因素研究较多,而
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界定及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填补了该项空白。本研究结论因
取材范围的局限性仅代表河南地区发病水平。就整体来看通过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减少其对血管壁的破坏,仍可以有效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从而减少脑血管
病的发生、发展,提高老年人生活及生存质量,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从而减少医疗
资源浪费。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硬化,狭窄,高危因素
I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慢性失血对凝血纤溶系统中t-PA含量的作用.pdf
- 慢性应激对奖赏环路多巴胺D2受体mRNA表达作用.pdf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Th17Treg失衡的研究和意义.pdf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及左室重量指数的相关性.pdf
- 慢性心力衰竭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pdf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的临床探究.pdf
-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及心功能的关系.pdf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红细胞压积及脑钠肽关系的临床观察.pdf
- 慢性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神经电生理改变和演变规律.pdf
- 慢性炎症应激因素对肝癌细胞株中microRNA-155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pdf
- 慢性肾脏病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状况 和相关因素的探讨.pdf
-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浆脑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左心室功能的关系.pdf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和基因表达谱的实验研究.pdf
- 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微炎症、营养状态临床探析.pdf
- 慢性肾衰竭血透析患者HPF4抗体的临床意义.pdf
- 慢性脑供血不足与脑组织损伤及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pdf
- 慢性脑缺血大海马Notch1表达的动态变化.pdf
- 慢性荨麻疹患者户尘螨sIgE及IL-4的表达及意义.pdf
- 慢性间歇性缺氧对大鼠认知障碍和RAGE、LRP1在血脑屏障表达的影响.pdf
- 慢性间歇性缺氧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后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pdf
最近下载
- 政论型电视专题政论片.ppt VIP
- 新版GCP临床试验伦理规范培训考试题一套 .pdf VIP
- 新编高等数学(理工类)第一章 极限与连续.ppt VIP
- 13J104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构造(OCR).pdf VIP
- 2024版思想道德与法治专题1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pptx VIP
- 章绍同《鼓浪屿狂想曲》.pdf VIP
- UG机械设计实例教程 第2章 曲柄滑块机构建模与运动仿真.ppt VIP
- 2025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新课标,新教材).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河道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监理细则(88页)_最新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