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歌专题训练之诗歌形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诗歌专题训练之诗歌形象

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 【考纲介绍】 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情总结一】: 1.选材方面:以唐宋诗词为主,兼有少数元曲、明诗;从作品内容看多是即景抒怀类,作品多为名作家不太出名的作品或不太出名作家的优秀作品;诗歌内容以即景抒怀为主。 2.考点方面:考题涉及的考点有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及观点态度,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诗歌形象,鉴赏诗歌语言(炼字、炼句),个别试题考到了诗歌的结构。 3.考查重点:考查重点依然是作品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这一考点每年都有;诗歌阅读信息承载量增大,设问相对具体,不在审题上为难考生;从答题角度看,大都是以内容分析为基础的鉴赏。 4.复习建议:复习时一定要先读懂诗歌,理解大意,把握思想感情,然后再进行鉴赏。 【考情总结二】: 1.选材方面:诗作考查11套;词作考查4套;曲作考查2套。其中唐宋诗词考查的比例有所减少,但依旧是考查的重点;只有福建卷考查了元曲,重庆卷考查了清曲。 2. 题材方面:咏物抒怀类、山水田园类、羁旅思乡类依旧是考查的重点,尤其是山水田园类考查比重加大;另外,去年考查的政治讽刺诗没有考查;边塞征战类依旧没有考查。 3.题型方面:与去年相比,考查的重点变化不大,考查仍是侧重于诗句理解。其中“结合作品解析理论”仍是重点,在备考中需引起重视。 4. 考查方式:单篇鉴赏仍是主体,比对2013年各省市高考试题,采取两首或多首作品比较阅读加以考查的省市增加,有新课标全国卷Ⅱ、山东卷、江苏卷、浙江卷、福建卷、天津卷、北京卷,总计7套。 诗歌鉴赏之形象分析 【诗歌形象】 诗歌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或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可指人物形象,但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形象。 【包括】: 1.主人公形象。《氓》《孔雀东南飞》 2.诗人形象。《梦游天姥吟留别》 3.景物形象。《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4.意象。(不在是简单地物象,而是熔铸了诗人的感情),如《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意境。(艺术境界)。 鹧鸪天 酬孝峙① [清] 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1.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 面带“病”容又颧骨凸起,比那光头垂眉、闭目参禅的和尚还怪模怪样。 一任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却等闲视之。 心态却仿佛终南山石缝里一根蔓延的青藤, 时而轻拄手杖闲适地慢步远瞻, 时而戏以临水捕鱼而消遣光阴。 为官许久,请他再次出任,却以无能为由谢绝。 阵阵炎热的东南风啊,未能驱除池亭的暑气; 而新作的词曲竟字字如冰,一派冷气 鹧鸪天 酬孝峙① [清] 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1.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赏析形象题型    1.提问方式:诗中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提问变式:诗歌中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和小说形象分析题一样,既要有对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特点的概括,同时又要结合诗歌内容对形象特点进行分析。 4.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概括形象特点。(2) 具体分析这种特点(诗句、手法)。(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商调?黄莺儿(散曲) 赠燕 [清]张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注] 。珠帘半城,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