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1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

我们所说的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 A、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B、宗教信仰的多样性 C、风俗习惯的多样性 D、语言文字的多样性 许多欧美人非常喜爱中华文化,许多中国人也非常欣赏欧美文化。这是因为 A、各民族的文化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什么差异 B、各民族的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C、世界文化因多样性而精彩 D、欧美人喜欢看到中国文化的落后,中国人欣赏欧美文化的发达 (2)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意义):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3)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理解 P31) (1)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 ※.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性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性。 (2)民族文化具有自己的个性: ※.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理解 P32)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5.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 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7.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了解 P36) (1) 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2)大众传媒(含义)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传媒的主要手段。 8.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理解 P37) 一方面,可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另一方面,使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正确态度(P37):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了解 P42) (1)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 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史 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率团访问大陆,受到大陆民众的热烈欢迎。大陆民众最感动的是一句“我们都是中国人”。因为( ) A、讲这一句就能实现中国统一 B、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有着对祖国的认同感 C、国民党、亲民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台湾所有的政党都是承认一个中国的 (2)传统文化的影响(两重性) ※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理解 P43) 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辩证认识:(1)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2)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 ※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理解 P44) (1)※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文化继承对传统文化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同时,又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了解 P44--45) (1)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文化也会以一个新的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