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
1.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其中60%分布在巴西境内。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大面积的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空气中CO2浓度增加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④许多物种灭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 水污染带来的后果是
①加剧水资源的短缺 ②危害人体健康 ③增加酸雨的次数 ④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 图14是我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路线上温室气体的分析结果,从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
A.CO2浓度随纬度升高而表现出总体减少的趋势
B.CH4浓度随纬度增高而增加
C.人类活动是造成沿线CO2和CH4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D.洋流是造成沿线CO2和CH4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完成4-5题。
4.关于三邮票民居判断正确的是 ( )
A.①内蒙古民居 ②陕北民居 ③云南民居 B.①云南民居 ②陕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C.①陕北民居 ②云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D.①陕北民居 ②内蒙古民居 ③云南民居
5.三民居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应关系的表现,正确的是 ( )
A.①—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B.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③—终年高温多雨 D.②—湿热的气候
下图为“庐山某年旅游客源地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各客源地人数占总客源数的百分比)。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6-7题。
6.与黄山相比,庐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是( )
A.庐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知名度较高 B.庐山周围旅游景点多,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C.庐山地域范围大,旅游时间比较长 D.庐山通达性好,旅游环境承载量大
7.对庐山旅游消费市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本省的游客最多,主要是经济距离近
B.来庐山旅游人数随经济距离的增加而均匀减少
C.庐山旅游消费市场均匀分布在1000千米以内的最优吸引半径内
D.庐山以西地区客源相对较少的主要原因是交通通达性差
8.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指( )
A.观赏的时间不同,观赏效果不同 B.观赏的位置不同,观赏效果不同
C.地貌的酷似造型,观赏效果不同 D.特定的时间,才能观赏到这样的效果
9. 2011年6月17日是第1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制定了以“林木维系荒漠生机”为主题的宣传口号。深刻揭示了森林对维持荒漠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警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林木与荒漠化生态系统的密切关系,积极保护和恢复林木及荒漠植被,有效消除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带来的灾害。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塔里木盆地,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 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C.退耕还草 D.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10. 长江三峡是流水侵蚀而形成的河流峡谷地貌,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反映了景观欣赏时( )
①宜动态欣赏 ②把握好观赏时机 ③感受“人在画中游”的佳景 ④抓住景观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雾淞通称“树挂”,其形成过程是:空气中湿度比较大,白天的气温比较高,空气中的水分在白天形成雾,而接近晚上,随着气温的降低,雾气和水汽遇凝华在枝叶上形成冰晶。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最易出现“雾凇”美景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2.在著名的雾凇的观赏胜地,当地人们有这样的说法:“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这说明( )
A.日出前后,大气逆温现象明显,气温较高,适宜人们在户外欣赏
B.观赏“雾凇”须选择观赏时机
C.正午时分,在美丽的阳光衬托之下树挂更美丽
D.只有有雾的夜晚才能形成“雾凇”
13.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下列人类活动中,可引起生态破坏的是( )
A.为获取耕地围湖造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0年文综江苏.doc
- 2010年北京四区东西海朝语文二模汇编.doc
- 2010年CPR指南变化.ppt
- 2010年山西省行政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 - 行测.doc
- 2010年春季TOP2000主旨报告-20100413.ppt
- 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2010年江苏省高考历史最后冲刺 - 西安交通.doc
- 2010年至2016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doc
- 2010年高考语文中成语误用类型归类复习.doc
- 2010年脑梗死防治指南.ppt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