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销毁、众星拱月、玲珑剔透、诗情画意、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产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产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搜集与圆明园有关的图片、文字、录像等资料。(2)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完成预学案。(2)了解与圆明园有关的图片、文字以及与清朝末年相关的历史资料。(3)读文后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题目,激趣导入。
1、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书写课文题目。
(激情叙述:“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万园之园的“园”。一座圆满无缺的光明普照的万园之园,被两个强盗给毁灭了。)
2、教师引问:看到这三个字,你的眼前会有怎样的画面?
预设:想起了火烧圆明园的故事;看到了金碧辉煌的宫殿;看到了圆明园的各处名胜古迹。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学生自由通读全文。提示:遇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要多读几遍,把每一个句子都读通、读顺。
2、检查学习情况。
(1)出示词语(指导“损、瑰、侵、剔”的读音):
损失 皇家 杭州 蓬莱 瑶台 宏伟
统治 销毁 瑰宝 灰烬 侵略 宋朝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玲珑剔透
(2)区别形近字:蓬—逢 瑶—摇 统—流 销—消 瑰—槐 侵—浸 剔—踢
(3)记清字形。如:“统”的右边与“流”的右边区别开,不要多一竖。
(4)理解词语。如“玲珑剔透、众星拱月、金碧辉煌”三个词可出示图片进行理解。以李白的“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加深对蓬莱、瑶台这些仙境的理解。
3、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提出要求,同桌交流。
(1)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有哪些内容不懂。
(3)试着梳理课文结构。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读书情况。(教师可做恰当点拨)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汇报读书情况。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分别请五名同学读课文。
(随机点拨,第1自然段,提示句中的不同词“祖国”与“世界”,要重读。注意“量”的读音,读liánɡ。第3自然段,结尾一句有意境,找学生再读一遍。第5自然段,试问“为什么放火烧呢”?感受“销毁罪证”一词的意义。)
2、梳理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两方面:①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②圆明园的毁灭。)
(1)写圆明园毁灭的部分。(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
(2)找出过渡句。(“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通过过渡句,让学生明白描写圆明园辉煌的部分是第2、3、4自然段。)
3、学生朗读印象深刻的课文内容,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自然段。思考:读了课文后,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四、总结内容,布置作业。
1、学生谈多次读文的收获,并试着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
2、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学,初“识”圆明园。
1、播放视频:电影《火烧圆明园》的片段(烈火焚烧建筑倾倒的声音和场景)。
就是这样一座人类历史上很大很美的花园,一座拥有无数奇珍异宝的园林建筑,却在连烧三天三夜的大火中毁灭了。看着这熊熊燃烧的烈火,你体会到了什么?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将其梳理成本课的两大主要学习问题(出示):
(1)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2、与生谈话:读了文章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预设:①我觉得圆明园是我国的名胜古迹,它被烧掉了,很可惜。②我想用一个词来表达,那就是悲痛欲绝……
3.过渡:同学们通过阅读有了自己的感受,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说明同学们学会了读书。同学们阅读本文时要透过恨、惋惜等感受进行深入的思考。这可能是我们读书、学习语文的最重要的目的。如果我们学会思考,我们就会把情感沉淀在心中,把情感变成一种最理性的姿态。
二、初读课文,走“近”圆明园。
1、学习第1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提出重点词。板书:不可估量。
(2)出示废墟图片,感受圆明园“大”的特点。
①介绍圆明园占地面积约为350公顷,估算相当于多少个教室那么大。
②再读第1自然段,把刚才看完图片的感受和估算的感受带到课文里。
(3)句式转换练习。
①教师导学:这一自然段用“是……也是……”把两个意思连起来了。既然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