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5备考-(历史)(2015.1)名校解析分类汇编 C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x

2015备考-(历史)(2015.1)名校解析分类汇编 C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x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备考-(历史)(2015.1)名校解析分类汇编 C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C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C1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501)】10.蒋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材料实质上是在 A.寻求解读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理由 B.探讨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C.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 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鸦片战争【答案】 B 解析:分析题干“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作者强调了失败后的改革和探索,B项符合题意。故选: 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鸦片战争的影响的准确分析、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12月月考(201412)】15.恩格斯在论及某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C.极大地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合法性 D.为中国思考制度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D解析:“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联系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瓜分中国,面对民族危机,维新派开始变法寻求救国道路,因此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甲午战争影响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12月月考(201412)】14.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清朝外交主要分三个阶段:天朝上国阶段;屈辱求全阶段;取悦强国阶段。根据材料表述,“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 其意思是:随着晚清逐步接触近代化后,在外交上逐步有了平等的意识,企图想通过修约的方式来实现洋人与满清形式上平等,这就是取悦强国阶段,有“与国际接 轨”之意,所以,正确答案选C;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晚晴外交近代化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荆门市高三元月调研考试(201501)】8.“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差大臣……至在京师租赁地基或房屋,作为大臣等员公馆,大清官员亦宜协同襄办。……待大英钦差公馆眷属、随员人等,或有越礼欺藐等情弊,该犯由地方官从严惩办”。以上《天津条约》的内容表明A.停止了外国领事的司法裁判权????B.列强控制北京,设立使馆区C.华夷秩序的传统外交体制解体?????D.列强于北京设租界,由各国共管【知识点】C1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天津条约》【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的“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严办“越礼欺藐”的地方官可知,英国要与中国取得平等的地位。故C是正确答案。【思路点拨】材料反映了1858年清政府同意英国公使进驻北京,并要协助英国公馆的建立;由此可见,传统的华夷朝贡外交体制瓦解。B项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内容,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A说法与材料无关;北京没有租界,D说法错误。【【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201412)】C1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其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近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