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种无公害农药防治北五味子白粉病对土壤微生物影响
六种无公害农药防治北五味子白粉病对土壤微生物影响【摘 要】利用6种无公害农药进行北五味子白粉病防治试验后,分析研究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无公害农药处理对土壤中细菌的影响分别较真菌、放线菌的影响明显,分别高1.96~2.10、1.0~1.49倍;与对照相比,不同农药处理土壤中细菌数量与土壤微生物总数差异显著,不同农药处理后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指数表现为上升。研究还发现,不同农药处理后,土壤中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及土壤微生物各种群数量发生了变化。在林业生产实践中,应遵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合理的选择和使用农药,最大程度的降低农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无公害农药;北五味子白粉病;土壤微生物
人类在开发和利用土地的同时,不可避免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土壤中酶的活性。当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农药的广泛使用,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最主要因子。在土壤环境中,土壤酶是参与土壤新陈代谢的主要物质,同生活着的微生物细胞一起推动着土壤中物质的转化,同时,在碳、氮、硫、磷等各类元素的物质循环中扮演者重要的作用。因此,农药进入土壤后,与土壤酶产生相互作用,使土壤生理生化性状发生改变,土壤环境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影响。农药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已成为国际上对农药生态安全的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1-2]。北五味子Schizandrachinensis是东北地区主要的药用植物,有关无公害农药防治北五味子白粉病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的研究未见报道。该项研究通过利用6种无公害农药防治北五味子白粉病后,农药对土壤中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科学合理的应用无公害农药防治北五味子及其它食用药用植物病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供试土样
实验所用土样均采于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牡丹江市)药用植物种植基地的防治北五味子白粉病试验区。试验共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土壤样品的取样利用5点法,取0~25cm处耕层土壤,置室内风干,过筛 (筛孔直径1mm),除去植物根茎、枯枝落叶等,而后放入4℃冰箱贮存。
1.1.2供试药品及实验方法
(1)供试药品:木霉菌、三唑酮20%乳油、多抗霉素、天音12.5%乳油、井冈霉素和良美可湿性粉剂。实验方法:采用微生物用平板涂抹法、苯酚钠次氯酸钠显色法、甲簪(TPF)比色法、磷酸苯二钠比色法、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和茚三酮比色法[3-6]。
1.2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利用Excel和SPSS18.0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利用6种无公害农药防治北五味子白粉病后,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在农药的影响下,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以及微生物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土壤细菌数量变化最显著 (表4-1),研究结果表明,6种无公害农药处理对土壤中细菌的影响分别较真菌、放线菌的影响明显,分别高1.96~2.10、1.0~1.49倍;与对照相比,不同农药处理土壤中细菌数量与土壤微生物总数差异显著,不同农药处理后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指数表现为上升。研究还发现,不同农药处理后,土壤中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及土壤微生物各种群数量发生了变化。
表4-1 6种无公害农药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注:表中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
3.结论与讨论
在6种无公害农药防治北五味子白粉病后,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在微生物总数中所占比例都不同程度的发生了变化,同时,多样性指数也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降低现象,说明无公害农药在防治北五味子白粉病后,土壤微生物群落在结构和组成上发生了变化,为科学利用农药奠定了理论依据。土壤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受土壤环境中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微生物之间存在的复杂的互作机制,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归纳为农药作用发生了变化。本项研究中6种无公害农药防治北五味子白粉病后,均不同程度的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研究结果显示,6种无公害农药对土壤中微生物影响大小的顺序依次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环境中土壤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土壤性状及土壤肥力主要因素之一。在林业生产实践中,应遵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合理的选择和使用农药,最大程度的降低和减少农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科]
【参考文献】
[1]朱南文.乐果对微生物和酶的影响[J].上海环境科学[J].1997,16(4):43-47.
[2]BABICHE.STOT G.Developing standard for environmental toxicants:the need to consider abiotic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