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美术欣赏课教学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区美术欣赏课教学探析

山区美术欣赏课教学探析艺术欣赏是人们接触艺术作品时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不仅产生了美的感受,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灵,而且培养了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意识。当前,素质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创新的能力,更在于有美的心灵,美的品质。在学生中开设美术欣赏课,让学生在欣赏名家作品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认识美,适应美术教育的要求。我在近几年的美术欣赏课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美术作品的美,往往蕴藏于笔墨、色彩、意境、神韵之间,甚至还藏在作者的所处时代背景,欣赏者常常不能直观地领略作品美的意酝,这在于讲解,在于细细揣摩神会,开设美术欣赏课,我们注重拿名家大师的作品为对象。“断臂维纳斯”是古希腊艺术家的杰作,但有的学生却戴着“黄”色眼镜去审视她,这实际就是单纯地从作品中寻找感观刺激,满足于生理上产生的快感,而没有从精神上产生美感,堕入了低级趣味,这就脱离了艺术欣赏的本质。通过欣赏“维纳斯”这件作品,不仅让学生领略了女性丰腴典雅、端庄宁静之美,而且清除了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出现的种种误区,确立了正确的审美观。欣赏李可染的《王维诗意图》、《崇山茂林源远流长图》等山水画,让学生领略其作品的崇高之美,博大之怀,深厚之实,肃穆之境,领略其画的线条粗犷,壮美,墨色的光华照人,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瑰奇壮丽。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领略其永恒的微笑蕴含的古典之美,领略其内心静诒,柔和四射的魅力。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领略中国农民历经苦难的苍桑之美,领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欣赏徐悲鸿的《群马图》,领略其万马齐鸣、气势磅礴之美。欣赏岳石尘老人的花鸟画,领略其丰富和谐,端庄古雅,形神合一,信手拈来的独特魅力……优秀的作品,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着作品表现出来的永恒的美,在欣赏中认识了美,领略了美,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审美能力和水平。 二、优秀美术作品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蕴含着作者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例如:傅抱石、关山月的《江山多娇》图,是作者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创作的一幅优秀国画:山舞银蛇的北国风光和郁郁葱葱的江南景色有机地统一到国画之中,展现了山河的壮美,当学生深醉于艺术的美景之中时,引导学生思考。试想,一个不爱生活的人,如何能画出这般美景?只有对人民、对祖国满怀情感的人,才能笔下生花。又如:油画《南京大屠杀》,以刽子手、堆积如山的尸体、与啼哭着的小男孩的强烈对比,生动地再现了南京大屠杀的悲烈场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讲述那段难忘的历史,揭露日本右翼势力掩盖历史真相的不齿之实,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激发了学生献身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又如:王羲之“宛若惊龙,漂若浮云”的书法,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秦始皇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实物作衬托,以作品背景及历史渊源为主流,有效地克服了爱国主义教育中空洞说教的弊端,实现了情景交融,使爱国主义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积极实施。 三、美术欣赏能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艺道以人品为先,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体现着作者其人的品格。人如其画,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开设艺术欣赏课,不仅仅是单纯欣赏名人的作品,更主要的通过美术作品,欣赏作者高尚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做人的道理。众多的艺术家都是热爱自己的事业的,俄国画家列宾说:“我热爱美术甚于自己的生命”,李可染大师也对学生谆谆教导,成大事须有大志向,要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思想境界。荷兰画家凡,高在阿尔的狂风与烈日中面对自然,用蓝和金黄的混合与对比创造着神秘颤动的色调,终成一代名师。可见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才能成为一代英才。名家大师往往具有正直的人格。齐白石老人在抗战时期毅然辞去艺专学校的职务,深居简出,闭门谢客。日军抄了老人的字,他毫不畏惧,寄愤怒于书画,在一幅《水墨螃蟹》上题诗“处处草泥乡,行到何处好,昨岁见君多,今年见君少”,辛辣讽刺了日本侵略者,体现了刚正不阿的人格。达到了内在人格和外在作品形象的交融统一。白石老人木匠出身,刻苦作画,晚年任中国美协主席,党和国家给他极高荣誉,但他毫不骄傲,自称自己为“鲁班门下”,不忘自己是个普通的木匠,谦谦君子之风昭露无遗,大师的人格魅力正体现如此。这些大师的崇高的理想、正直的人格及敬业的态度,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里。 四、开设美术欣赏课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高为师”,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爱好及兴趣,对教师的知识面的涉猎及业务知识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