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蜂病”的防治技术.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爬蜂病”的防治技术

春季“爬蜂病”的防治技术 “爬蜂病”是我国近年来春夏季蜂群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成年蜂疾病,具有传播快、地区广、危害性大等特点。染病后,轻者蜂群损失成年蜂30%左右;重者能在3日~5日内,全蜂场覆灭。    症状:“爬蜂病”在春季各地油菜盛花期开始发病,遇阴天、下雨、多雾天气,病情加重。病蜂从上午9时后,爬出巢门外,11时左右,爬蜂达到高峰。病蜂体表呈苍白色,不停地振翅,无力飞行,多集中于蜂巢附近3米~15米之内的草地、低凹处,几只病聚集在一起,伏地不动,直至最后死亡。下午后,爬蜂渐少。    笔者在多年养蜂的基础上,经过筛选,整理出下列药方,对治疗和预防“爬蜂病”,效果显著。    药方一 春季油菜盛花前半月,预防“爬蜂病”时,可按每千克1:1糠浆配药:盐酸左旋咪唑(0.1克)2片、灭滴灵(0.2克)2片,混合后,喂5群~6群蜜蜂,隔4天一次,连喂3次为一个疗程。    药方二 春季油菜盛花期和刺槐花期,如果“爬蜂病”严重时,为保护成年蜂不受更大损失,治疗方法如下:    按每千克1:1糖浆配药:盐酸左旋咪唑(0.1克)4片、灭滴灵(0.2克)4片、氯霉素(0.25克)2片。混和后,喂3群~4群病蜂,3天一次,连治4次。也可结合取蜜时,用上述配方的药水喷洒取蜜后的空巢,疗效更佳。    需要注意的是,春季油菜、刺槐花期,得病严重时,喂药量要足。根据多年实验,一般不会伤害蜜蜂和幼虫。这时病蜂群所取的商品蜜,因药物含量较大,不得用作商品蜜出售,应留做越冬饲料喂蜂。  “爬蜂病”是养蜂者的习惯称呼,其病的共同特点是成年蜂失去飞翔能力,在地面及蜂箱内爬行。可分为传染性“爬蜂病”与非传染性“爬蜂病”两大类型。传染性“爬蜂病”包括蜜蜂孢子虫病、蜜蜂螺旋体病和蜜蜂病毒病。非传染性“爬蜂病”包括寄生螨危害造成的爬蜂(多为幼蜂)、中毒性爬蜂如有毒蜜粉源植物和药物中毒、劣质饲料引起的大肚爬蜂、环境污染及工厂排放有毒气体和污水造成爬蜂和死亡。   防治上首先要选择好放蜂场地。具体措施一是必须选择蜜粉源较好的场地放蜂。春繁虽以饲喂为主,但不可忽视辅助蜜粉源的作用,它是刺激蜂群育儿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二是合理安排场地,注意蜂群密度,以免由于蜂场过挤而形成争夺蜜粉源的局面及避免盗蜂的发生;三是蜂场要设在小气候较暖和的避风向阳处。如遇恶劣的气候,可增加排泄飞翔的机会。   第二是控制“比值”。始繁初期,在箱内蜜粉充足的条件下,不进行奖饲或少奖饲,中后期要加强奖饲和及时加脾,让蜂王有充足的产卵用脾;利用贮备蜂王或育王进行适当分蜂。若“比值”有下降趋势的蜂群,可及时提出带蜂蛹脾,补给分蜂群,使蜂王恢复积极产卵状态。   第三是加强日常管理。一要做好人工花粉的配制与饲喂;二要及时扩巢加脾,保持足够的产卵用脾;三是当“比值”处于0.75时,如外界辅助蜜粉源不足,饲喂优质蜂蜜和纯天然花粉。   第四在早春排泄时要喂药物预防。中草药糖浆配方为:山楂500克,神曲50克,陈皮50克,莱服子100克,麦芽100克。用5公斤清水文火煮1小时,然后大火煮半小时,过滤,兑适量糖浆,喂蜂或喷脾。应注意的是,应选择风和日暖的天气,外界气温在l0左右,让蜜蜂排泄。西药治疗的方法是:红霉素+甲哨唑+氟哌酸各1粒,磨成粉状拌花粉,喂20框蜂,花粉量以2天内服完为准;2天喂一次,喂三次能控制住病情。 前期介绍春季蜜蜂管理技术后,有读者来电提出针对性的问题 “爬蜂病”怎样治。现请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舒刚答复如下 “爬蜂病”是养蜂者的习惯称呼,其病的共同特点是成年蜂失去飞翔能力,在地面及蜂箱内爬行。可分为传染性“爬蜂病”与非传染性“爬蜂病”两大类型。传染性“爬蜂病”包括蜜蜂孢子虫病、蜜蜂螺旋体病和蜜蜂病毒病。非传染性“爬蜂病”包括寄生螨危害造成的爬蜂(多为幼蜂)、中毒性爬蜂如有毒蜜粉源植物和药物中毒、劣质饲料引起的大肚爬蜂、环境污染及工厂排放有毒气体和污水造成爬蜂和死亡。 防治上首先要选择好放蜂场地。具体措施一是必须选择蜜粉源较好的场地放蜂。春繁虽以饲喂为主,但不可忽视辅助蜜粉源的作用,它是刺激蜂群育儿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二是合理安排场地,注意蜂群密度,以免由于蜂场过挤而形成争夺蜜粉源的局面及避免盗蜂的发生;三是蜂场要设在小气候较暖和的避风向阳处。如遇恶劣的气候,可增加排泄飞翔的机会。 第二是控制“比值”。始繁初期,在箱内蜜粉充足的条件下,不进行奖饲或少奖饲,中后期要加强奖饲和及时加脾,让蜂王有充足的产卵用脾;利用贮备蜂王或育王进行适当分蜂。若“比值”有下降趋势的蜂群,可及时提出带蜂蛹脾,补给分蜂群,使蜂王恢复积极产卵状态。 第三是加强日常管理。一要做好人工花粉的配制与饲喂;二要及时扩巢加脾,保持足够的产卵用脾;三是当“比值”处于0.75时,如外界辅助蜜粉源不足,饲喂优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