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工环境与保护概论复习题
思 考 题
1.什么是环境?
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即此事物的环境。环境科学中环境主要指人类环境,其涵义可概括为:作用在“人”这一中心客体上的、一切外界事物和力量的总和。
2.什么叫自然资源?如何分类?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从自然环境中摄取并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自然组成成份,其通常所指的有土地、土壤、水、森林、草地、湿地、海域、原生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矿物等;如今的自然资源还包括空气、太阳能、风能、降水等一些环境要素。自然资源按其产生的渊源及可利用性,可分为两类。①非耗竭性资源,又称无限资源如太阳能、空气、风、降水、气候等。②?耗竭性资源,又称有限资源耗竭性资源的质与量是有限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又可分为部分可再生资源以及不可再生资源。a)可再生资源。这类资源主要是那些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能够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运行可以逐渐地得到恢复或再生的资源,如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微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b)不可再生资源。这类资源一般指那些被人类开发利用后会逐渐减少以至枯竭,且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如化石燃料、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等。
3.简述我国资源现状及特点。
我国的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状况:自然资源的总量很大,但自然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很少。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等多个气候带,气候类型多种多样;河川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水能资源更雄居世界第一;高等植物3万多种,动物种类达10万多种,具有十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天然林的面积急剧缩小,淡水资源日益短缺,土地资源退化,现有耕地面积在逐渐缩小,近期可供开垦利用的土地面积极为有限,供求矛盾十分尖锐。全世界已利用的160余种矿藏中我国拥有其中的148种,钨、锑、锌、钛、稀土、煤、镍、铅、锰、硫铁矿等20多种矿产的储量均列世界前列;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人类发展报告1994》估计:我国每100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所需能源为187kg石油,通过节能措施可达到100~140kg石油当量,而美国则为35kg,加拿大为50kg,德国为18kg,日本则为13kg。我国12种主要原材料的物耗比发达国家平均高5~10倍,其中钢铁为5~8倍,木材为4~10倍,水泥为10~30倍,橡胶、硫酸、烧碱等化工原料的消耗强度为发达国家的4~10倍,塑料的消耗强度为发达国家的1 5~2 0倍,合成纤维和棉花等纺织原材料的消耗强度分别为发达国家的10~20倍和40~80倍以上。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大国,也是能源消费大国之一。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原油产量为世界第五位;水力发电和核电分别居世界第四位和第十八位。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占世界总量的2.43%和1.2%,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5.9%和0.6%,从1993年2月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0年石油消费量的30%依赖进口,进口量已近7000万吨,耗用外汇140亿美元。
4.什么是环境问题?当今世界存在哪些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活动使环境质量发生变化,从而带来不利于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的结果。按照形成的原因,环境问题可分为两类:①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环境问题):由自然力引起的环境问题,如火山爆发、洪涝、干旱、地震、流行病等自然界的异常变化。②次生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当前世界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人口、资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5.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基本思想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在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方面达成的共识,其实质是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为了人类的世代生存和进步奠定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础。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6.简述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7.什么是环境污染?
境污染 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简称污染。
8.什么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中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目前被人们注意到或已经对人类产生危害的大气污染物约有100种左右。其中影响范围广,具有普遍性的污染物包括悬浮可吸入颗粒物质、CO2、NOX、SOX、碳氢化物 等。
9.何谓酸雨?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我国酸雨属于什么类型?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方式形成的大气降水(雾、露、霜、雹等),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为排出的SO2和NOX是形成酸雨的两种重要物质。我国的酸雨多属“燃煤型”,即燃烧煤炭排放的SO2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产a-淀粉酶的枯草杆菌的筛选与产酶条件的研究.doc
- 产业升级理论基础.doc
- 产业及产业结构的概念.doc
- 交通洞口前场地排水系统施工方案.doc
- 产业创新模式研究综述.doc
- 产业效应分析.doc
- 产业和产业结构的概念.doc
- 产业结构演化的动因机制及路径研究.doc
- 产业发展对区域发展的作用.doc
- 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思考.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