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乌鱼子的制造流程-云林崇文国小
名字 學 名:Mugil cephalus 英 文 名:Common mullet, Striped mullet 中文名 :鯔(ㄗ) 俗名 :青頭仔(幼魚)、奇目仔(成魚)、 信魚、正烏、烏魚 命名者 Linnaeus 1758 生物分類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 條鰭魚綱中的新鰭亞綱 鯔形目 鯔科 鯔屬 全世界鯔科魚類有70多種,在大陸及台灣沿海已發現20多種。 地理分布 鯔科魚類是常見的海產魚類,分佈極廣,遍及全世界各熱帶、亞熱帶、溫帶水域,且於海水及淡水之水域皆可棲息。 分佈於台灣何處 東北部、 北部、 西部、 南部、 澎湖 海烏的分布 台灣:沿著台灣海峽,自新竹、苗栗、台中、嘉義、台南、高屏一路南下,經過林邊溪後便開始產卵,枋寮、恆春一直到鵝鸞鼻,甚至南至南海 美國東海岸之北部至佛羅里達州南部海域 澳洲昆士蘭沿海 巴西沿海海域 棲息環境 礁區、 砂泥底、 河口、 近海沿岸、 潟湖 棲息深度 40呎~60呎 成長時期的棲所生態 幼魚時期:河口、紅樹林等半淡鹹水海域。 成長時期:游向外洋。 食物 海底附著之小型動植物、底棲生物、 有機碎屑、微生物、 矽藻、藍藻、 浮游動物、多毛類幼蟲等 人工飼育-豆餅、花生餅、虱目魚飼料、烏魚專用配合飼料等 烏魚的形態 體形略圓而長,尾部側扁,頭部背面略扁平,體背有背鰭兩枚,第一背鰭始於吻端至尾鰭基底的中點,胸鰭小而位高;尾鰭大,後緣呈彎月形,眼蒙廣闊之眼臉,上顎後端完全隱匿皮下,體鱗大。第一背鰭4棘,第二背鰭1硬棘8軟條;腹鰭1棘5軟條;臀鰭2硬棘8軟條。第一背鰭後之背部中央線鈍圓,前方有鱗片20-22 片,無側線,體鱗具孔。體上背為藍灰色,下腹銀白,沿各鱗列則有深色之縱帶。 體長 全長30~90公分。 生殖季節 烏魚之生殖季節隨各地方不同。 大陸各省如福建、廣東、江蘇等:國曆十一月至一月間。 台灣:國曆十一月至二月。 臺灣愈北部之繁殖季愈早,在屏東地區可延長至二月底。 產卵條件 水溫:攝氏20至24度, 鹽度:千分之30-35(海水正常鹽度是千分之35 ), 光照: 黃昏或天亮前時段光線較弱 年齡大小 烏魚脊椎骨 魚鱗上的輪紋 烏魚頭部之內耳石 迴游路線 洄游路線 烏魚是在中國東部沿海河口迴游的魚群。每年初冬,東北季風剛起,烏流匯流處(主流經台灣東側、支流經西側,魚群大致集結於台灣北面黑潮,主、支流在台灣東西兩側,均由南向北流),通常在十二月上旬,烏魚群經由台灣海峽集結於新竹、苗栗一帶沿海,中旬集結於嘉、南沿海,下旬則移至高雄沿海。於農曆冬至前後最為肥美。 信魚 每年冬至前後十天,成熟的烏魚都十分守信會大批集結,洄游南下台灣西南部海域產卵。 黃金時期 當烏魚群隨著寒流南下,到達雲林縣沿海時,正是最肥美、母烏魚卵巢最成熟且尚未產卵的時候,也是漁民捕捉的最好時機。雖然烏魚的汛期很短,但帶給當地財富卻遠超過其他。 故『烏魚訊息』也被漁民稱作『黃金時期』 烏魚拜燈塔 每年的「冬至」時分,當冷空氣開始南移,海水溫度驟降時,「烏魚群」便會開始隨著冷氣團,從大陸游過台灣海峽,自新竹、苗栗、彰化、台中、嘉義、雲林、台南、高屏一路南下,等過了林邊溪後,便陸陸續續開始產卵,一直到鵝鸞鼻(烏魚拜燈塔俗稱)以後,產完卵後,就又回頭沿著原來的路線回去 正頭鳥 每年經台灣海峽南下產卵的烏魚群,大致分為二至三梯次,向南游的烏魚尚未產卵,子多魚肥,叫正頭鳥 先頭烏 做為先頭部隊的『先頭烏』,如果太早被漁民捕獲,魚卵尚未完全成熟,魚卵太少,價格也不高。 回頭烏 產完卵後,就又回頭沿著原來的路線回去,這時的烏魚腹中無子,且體型瘦弱,稱之為『回頭烏』。 捕烏方法 搖鐘網、豬母綾、流刺網、旋網與巾著網,經過不斷地淘汰,巾著網逐漸成為最主要的捕烏漁具,而流刺網及中層拖網也是捕烏魚的主要魚具之ㄧ。 巾著網漁船 創於美國,後經日本傳入台灣。1.探測魚蹤:兩艘船並排航行,船尾各繫著「巾著網 」的一端,船長守在船頂的探魚器旁,探測魚蹤。2.下網:發現烏群,便要迅速的投下網,然後兩船各自朝外開,把網拉開,準備將魚包圍住。3.圍捕:等網巳完全張開,兩船再漸漸靠近將魚團團圍住。4.收網:用收網機將網拖回,並且拉緊底繩縮成一口網袋,這樣入網的魚就很難逃脫了。 中層拖網 中層拖網專以海水深度20-100公尺深之中層魚類為對象。這些魚群不靠海底也不浮在水面,所以漁網要能浮在水域之表面以下。在船舷兩旁的特設木架上懸掛長網袋,把木架和網伸入水中,捕捉在近水面層棲息的魚類。這類船主要是在沿岸淺水區域作業。 刺網漁業 刺網漁業:指使用動力漁船將網橫遮水流,以待魚群刺上漁網而捕獲之作業。 台灣市面上烏魚子種類 海捕烏魚子:品質最好、價錢高,產量不穩定 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