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进御书房故宫博物院珍藏清代宫廷文房用具特展
走进御书房:故宫博物院珍藏清代宫廷文房用具特展展览简介
笔、墨、纸、砚被誉为“文房四宝”,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书写用具。文房四宝的发明和使用,使东方古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得到传承、发展和延续。在经历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之后,其材质、形制和技术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各自发展体系。
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制作技术的提高,笔、墨、纸、砚的制作更加丰富多样。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明、清时期宫廷文房用具8万余件,其中有的出自内廷造办处,有的交由杭州织造、苏州织造、江宁织造按内廷发样承办,也有地方官员按年例进贡之物,如湖州的笔、徽州的墨、宣州的纸、歙州的砚、端州的砚等。
此次展出清宫旧藏文房用具,时代自清代康熙朝延续至光绪朝,跨越200余年。其材质精良、工艺精湛,颇具宫廷特色,体现了皇家御用文具的奢华。这些展品不仅凝聚了设计者和承造者的智慧,也呈现出清代文房用具的整体制作水平。
心讬毫素 文房魁首——笔
清代宫廷用笔,一般是由内务府造办处或三织造按内廷样式制作,每年苏州、杭州均有数百支湖笔进贡内廷,如大画笔、小画笔、着色笔、提笔(斗笔)、抓笔等。
其笔管一般为竹管,也有玉石、玳瑁、象牙、漆、木质等,并注重装饰,有雕云龙、龙凤、蝠寿、花卉纹等者,有笔管题“天子万年”、“万国来朝”、“经天纬地”、“云汉为章”等者,内涵寓意丰富。笔毫以兔毫为主,或也有兼毫、点翠毫等,其形式有葫芦、笋尖、兰花蕊等式,以“尖、齐、圆、健”为美。
内廷日常用笔所需数量可观,一年四季按季节选用不同材质的毛笔。此外,还有些属于特殊的专用笔,如每年御笔书福必用“万年枝”或“万年青”、“赐福苍生”笔等。
清烟合胶 其光可鉴——墨
清代宫廷用墨,一部分出自内廷御书处“墨作”,墨品均署名“御用”或“御墨”。其中也有以内廷斋、堂、轩、室名字命名的墨品,如端凝鉴赏、佩文斋藏墨、渊鉴斋摹古宝墨、淳化轩摹古宝墨等,成为内廷御墨的重要形式。宫廷用墨除本色黑墨外,还有各色彩墨或在黑色墨品上描金彩绘,颇具装饰艺术。
另有一部分御用墨品,交由三织造或徽州墨家监制,被称为“贡墨”。每年地方官员均有例贡徽墨,墨品一般署有某“巡抚恭进”字样,或墨家“监制”、“敬制”款,如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等墨家均有特制贡墨。
玉版凝霜 寿及千年——纸
清代宫廷书写用纸绢,由内务府造办处交由三织造按宫廷样式承办制作。纸品种类丰富多样,主要有精制宣纸、高丽纸、壁纸、洒金粉蜡笺、磁青纸、仿宣德笺、仿金粟山藏经纸、梅花玉版笺、御制淳化轩笺、仿明仁殿纸等加工纸笺。其中,按用途可分为书画用纸、写经用纸、书籍用纸、日常生活用纸等,如每年新春赐“福”必用朱红云龙纹斗方绢笺,帝后朝服像一般用画绢,殿试发榜专用榜纸,谕旨或敕书专用龙纹黄笺,书写对联、横披等均有特定规格的专用纸笺。
? 以静为用 是以永年——砚
清代内务府造办处设有“砚作”,募选地方名工巧匠在内廷专门负责宫廷用砚的制作,主要有端石、歙石、澄泥、松花石、玉石、铜匣暖砚等。其造型或仿古或创新,形制各异,并配以描金漆盒、玳瑁盒、玉石盒、紫檀木嵌玉盒等,颇具宫廷特色。
乾隆时期,特别寻觅古砚佳材,注重仿古创新,并仿制失传已久的唐宋澄泥砚,制作了大量的仿古砚品。嘉庆、道光以后,曾多次禁止或减少各地纳贡,石砚的制作仅限于内廷砚作,库存闲置的余砚也多被用来赏赐近臣。其后,清宫石砚的制作日渐式微,质地精良者甚少。
内廷书斋、堂、轩、室或各处行宫均有一定数量的砚品陈设。有些砚品具有特殊用途,如御笔朱批用玉石砚,冬季用铜镀金匣暖砚等。也有少量砚品被用于赏赐外国使节或翰林近臣。
御笔临池 文珍染翰
清代皇帝自幼读《四书》、《五经》,习学满、蒙、汉文字,兼及天文、地理等,且每日阅读前朝《实录》、《圣训》,又喜临池书翰、著文吟诗、品鉴古玩。因此,内廷以及各处行宫遍设书房,房内书格环壁摆放,书案上陈设笔墨纸砚以及各类文房清供。
文房清供是对中国传统书房、书案陈设辅助用品的一种泛称,它多有精美的工艺造型和观赏性而被俗称为“文玩”。文房清供种类繁多、用途广泛,与笔墨纸砚一起相互辉映,构成了笔耕丹青的必要条件,成为书斋中不可或缺的实用器具。
清代内廷书斋陈设讲究,器具有势、位置有定,制作精美。康、雍、乾时期承袭旧制,并不断创新,文房器具形式种类多样。特别是乾隆皇帝对文房用具更是珍爱备至,并赋诗题咏,如“咏乌玉笔筒”、“咏和田玉荷叶洗”、“咏玉天鹿砚”等等。除地方织造承办年例贡品外,内廷造办处各作坊制作有大量的陈设文房器具,如笔砚匣、多宝文具匣、以及便于外出使用的旅行用文具箱等,都是内廷重要的陈设品。
展览精品
清中期 玛瑙瓜叶形笔掭
乾隆款国宝五色墨-朱墨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匣端石暖砚
清乾隆 竹管“小紫颖”紫毫笔
清中期 剔红缠枝莲纹文具盘
清乾隆 描金漆管云龙纹鬃毫抓笔
清乾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