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优秀实用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甫诗三首》优秀实用课件

风 急 高 啸哀 清 白 飞回 意象分析 天 猿 渚 沙 鸟 意境 萧瑟凄凉 雄浑开阔 迅疾的秋风 高远的天空 哀鸣的猿啼 孤零冷落的小岛 水落而出的白沙 低飞盘旋的水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旷野无边,风儿吹荡着落叶萧萧地坠下,不尽的长江啊,波涛滚滚奔流不息。 落木 长江 无边 不尽 萧萧 滚滚 生命之短暂 时间之永恒 意境:苍凉、雄浑、沉郁 沉郁 高昂 意象分析 下 来 胸襟:豁达、坦荡、开阔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飘泊万里,常年作客他乡,更添悲秋情绪,晚年多病,更何况今天又独自登临高台。 移情入境,体悟感情 颈联哪些字眼抒情?试品读赏析。 万——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 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 万里,地之远也; 悲秋,时之惨凄也;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暮齿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迥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 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 悲 常年作客的羁旅之悲 万里漂泊的孤寂之悲 多病缠身的苦痛之悲 连年战争的国难之悲 白发徒增壮志未酬之悲 艰难苦恨繁雪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命运、国运艰难,可恨鬓角又像著了繁霜,穷途潦倒心灰意冷,却又刚刚因病戒酒不能举杯。 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从联句的对仗关系看,“苦恨”与“新停”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苦”是副词“很”,“恨”是动词“遗憾”,诗人很遗憾过早的白了双鬓,不能多为国家出力。 “艰难”“潦倒”既是指国家,也是个人处境。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 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个人之悲苦 民生之多艰 国家之衰乱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首联 仰观 云天秋风 俯察 江水洲渚 颔联 仰观 无边的落木 俯察 不尽的江水 颈联 尾联 悲秋作客 多病登台 苦恨霜鬓 新停酒杯 写 景 抒 情 惨淡凄凉 意境开阔壮志难酬 漂泊多病感慨身世 世事艰难忧国伤时 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总结 高浑一气,独步古今 意象 意境 方法总结 意象分析 能尽可能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其自身境况。 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甚至让自己化身为诗人,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 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 知人论世 移情入境 * * *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与杜甫一生都在燃烧,李白是天上的陨石,杜甫是人间的火种。 李白是仙,超凡脱俗;杜甫是圣,超凡入俗。李白以天才写诗,“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在浪漫的想象中飞行;杜甫一生以学养写诗,“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在现实的荆棘与泥泞中艰难跋涉。李白是 盛唐精神的写照,杜甫是苦难人间的歌者。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诗圣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原籍襄阳,迁居巩县。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曾祖父杜依艺曾任巩令一职。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官至膳部员外郎且有自己的自传。父亲杜闲曾任奉天令。 7岁学诗,15岁扬名,一生不得志。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至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一、知人论世 1、读书壮游时期(712-745)35岁以前: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望岳》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杜 甫 3、陷贼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 “三吏” “三别” 《月夜》《春望》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8~58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咏怀古迹》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 (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杜 甫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一组七言律诗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