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长生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长生殿》

第九章 《长生殿》 教学目的:了解《长生殿》的内容和艺术性,以及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 熟悉杨贵妃、李隆基的形象,能全面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清朝初期,戏曲理论趋于成熟,戏曲内涵得到规范和完善,戏曲高峰性作品——《长生殿》和《桃花扇》的出现,以及嗣后出现的戏曲形式的嬗变,标志着古代戏曲的辉煌。《长生殿》和《桃花扇》是清代戏曲的两部高峰性作品,其作者洪昇和孔尚任因分别居于南北两地,而被称为“南洪北孔”。 洪昇 洪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浙江钱塘人。他于顺治二年(1645)出生于“累叶清华”的仕宦之家。其父极喜读书,因此家富藏书,有“学海”之称。洪昇幼年经历了明清换代的动乱,在襁褓之中就与母亲避兵山中,饱尝离乱的痛苦,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他的生平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二十四岁以前,家乡读书阶段。入清以后,他物质生活优裕,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加之学习刻苦,十五岁便鸣笔为诗。其妻是大学士黄机的孙女,亦通词曲。 二十四至二十九岁,求取功名阶段。为了求取功名,他二十四岁离开家乡,到北京国子监进学。但愿望没能实现,次年秋天,写下“拂衣归卧秦亭下,耻傍风尘学抱关负郭田畴无二顷,贫居妻子实三迁回龙院锦绣《闹高》《节孝坊》 “唱不尽兴亡变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大古里凄凉满眼对江山。”这本戏通过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描写,表现了唐代开天宝时期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悲剧,流露出强烈的国破家亡之恨,批判了杨国忠的专权误国,对被压迫人民的苦难深表同情。“我只待拨繁弦,传幽怨,翻别调,写愁烦,慢慢把天宝当年遗事弹。”《弹词》、《私祭》两出集中表现国破家亡之恨。郭子仪击败安禄山的叛乱,重建唐朝社稷;雷海青手抱琵琶痛骂,殴击安禄山;杨国忠卖官鬻爵纳贿弄权,先为安禄山精心掩盖,后又加以排挤,激其叛变。这些笔墨与李杨爱情描写关系不大或者根本无关。洪昇在《传概》一出云:“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在《自序》又说:“然而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作者创作动机的复杂性决定了作品思想的模糊性。 《长生殿》以杨玉环和李隆基为核心,杨、李的形象描绘是剧本的重点。杨玉环具有天然的美貌、内蕴的才华,作者对她更多地给予美化。她的制曲、截发感君,见其聪慧和才智;她能歌善舞,是宫廷舞蹈家,是美人韵事。在突出她的美丽、聪明、才智的同时,作者也极力表现杨玉环强烈的占有欲。为了得到专宠,她使出了浑身的解数,运用了女人所能使用的一切手段:美貌、温顺、眼泪、谱曲、献舞。她排挤梅妃、妒忌自己的姐妹,既是出于本能的自卫,又是由爱情的排他性所决定的女性本能的妒忌,表现出对爱情的忠贞,体现了作者进步的爱情观。与此相关,剧作写其兄杨国忠身居丞相之职,卖官鬻爵,专权纳贿,居心叵测,先为安禄山掩盖罪行,后又排挤安禄山,激其谋反。他“外凭右相之尊,内恃贵妃之宠”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马嵬兵变,请求处死杨国忠、赐死杨贵妃,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正义之举,杨贵妃的悲剧是咎由自取。可以看出,作者既赞扬其爱情,又批判其荒淫误国;对杨贵妃既有赞美、同情,也有严厉的批判。 李隆基荒淫而多情。他的腐化堕落给人民带来灾难。他宠幸杨贵妃,杨氏一门鸡犬升天,兄弟杨国忠贵为右相,独揽朝政,倒行逆施;三个姊妹封为夫人。为了给贵妃送荔枝,讨妃子的欢心,快马踩坏庄家,踩死百姓。他同虢国夫人的暧昧关系,表现出风流成性、用情不专的特征。他与杨玉环厮守,以致朝欢暮乐,不理朝政,确实是“弛了朝纲,占了情场”,结果导致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确实是深重的灾难。这完全符合“物极必反”、“乐极生悲”的生活辩证法,显得符合逻辑,也特别真实。然后,在性格的另一面上,作者又着力表现他在杨贵妃的反复要求之下爱情趋于专一,对杨贵妃确实情重恩深,刻骨相思。“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李杨爱情达到极致。可以说,李隆基是一个风流多情以致昏庸的皇帝。剧作最后写李隆基经过真诚的忏悔,终于得到玉帝和天孙的恩准,两人月宫团圆,则表现出作者对李杨爱情的同情和赞颂。 除李、杨之外,郭子仪、雷海青也是重要的形象。郭子仪是济世安邦的理想人物,爱国者的形象。他武举出身,忧国忧民,要重振乾坤,在剿灭安禄山,收复长安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雷海青是一位乐工,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正气磅礴。他痛打安禄山,“掷琵琶,将贼臣碎首报开元”,与降贼的伪官形成鲜明对照。 建国以后关于《长生殿》主题的争议 《长生殿》的研究是建国以后古典戏曲研究中争议最多、分歧最大的课题。争论的焦点是《长生殿》主题和对李杨爱情的评价,两个问题又有关联。关于主题有三种意见,即政治主题说、爱情主题说、双重主题说。 政治主题说:作者借李杨爱情来表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其一是抒写亡国之痛说。袁世硕《试论洪昇创作长生殿》(《文史哲》1954年第9期)认为“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