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区域城市化水平聚类分析
区域城市化水平聚类分析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生产、聚集和传播的中心。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表现。区域城市化是指某区域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一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能直接反映该区域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衡量一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目前国际上有一个通行的指标——城市化率,即城镇人口(或非农业人口或市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我们认为,用城市化率来衡量一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方法简单易行且操作方便,但由于该指标所包容的信息量比较少,过于简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因此,为了能够比较准确、全面地衡量一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本文采用规范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套反映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统计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聚类分析方法,以湖北省为例,对2002年其36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进行评价分析,并针对这些城市自身的发展水平和区位特点,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对策和建议。一、城市化的内涵及其指标体系由于城市化研究的多学科性和城市化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对城市化概念的界定,一直是众说纷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中,城市化被定义为:“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这种转化的深刻内涵在于,它不单是简单的城乡人口结构的转化,更重要的是一种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结构的转化,是传统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向现代化劳动与生活方式的转化。因此,城市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区域的城市化过程不仅是一个区域的人口城市化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生活方式、地域环境等方面的城市化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反映出一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针对城市化的这一内涵,有必要建立一个全面、真实地反映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从而从不同层次、不同方位来描述区域城市化的程度、速度和分布。但这并不意味着指标越多越好,而是应该具有典型性、显著性、可获得性、可比性和可定量性。本文根据上面所描述的区域城市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衡量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并构造相应的指标,建立起综合评价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1、人口城市化水平人口城市化是区域城市化的核心,主要表现为人口向工业区聚集、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从而使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据此选择“非农业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等指标,从人口结构、人口数量、从业人员比重等方面来反映区域的人口城市化水平。2、经济城市化水平经济城市化最根本的内涵是经济结构的非农化,其中工业化是直接推动因素,而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兴旺则是城市化向纵深扩展的表现。非农化生产所具有的高度聚集性特点,使得单位空间内经济活动强度和总量规模大增,据此可以从经济实力、产业结构、投资规模等方面来反映区域的经济城市化水平:“GDP(万元)”和“人均GDP(元)” 分别从绝对量和相对量方面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实力;“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反映了城市的经济结构,后者还反映了城市第三产业自身的发展水平及向外辐射能力;“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一方面反映城市的投资规模,另一方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3、社会城市化水平城市化过程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社会发展体现了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也反映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因而反映社会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应从城建设施、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医疗卫生、科技教育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从总体上反映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铺装道路面积(万平方米)”和“拥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数(辆)”是城市交通运输能力的直接体现;“邮政业务总量(万元)”和“每万人拥有电话机数(台)”直接反映城市的通讯水平;“医生数(人)”和“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张)”直接反映城市的医疗卫生水平;“高等学校学生数(人)”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万人)”是城市居民受教育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体现。4、生活方式城市化水平城市化过程是个深刻的、全方位式的变革过程。伴随经济、人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人们的生产方式、行为习惯、社会组织关系乃至精神与价值观念都会发生转变,从而形成与乡村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是整个城市化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化内涵丰富性的真正体现。虽然说其中的许多转变(如精神与价值观念的转变)是无形的、难以度量的,但区域内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的生活方式和城市化水平。因此设立“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平方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GYDGZ-201-2000).doc
- 入井车辆运行管理制度(最新).doc
- 全球性的环境变化.doc
- 全球车载DVD通用测试方法doc.doc
- 全面对标工作实施方案.doc
- 全铝客车铝牛腿设计.doc
- 八小时外监督管理制度.doc
- 全真模拟试卷5答案解析.doc
- 八年级上册凸透镜成像练习题.doc
- 全球汽车车灯产品市场发展概况综述.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