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陆学术界的三毛研究综述
大陆学术界的三毛研究综述
2012年1月
第1期
南京晓庄学院
JOURNALOFNANJINGXIAOZHUANGUNIVERSnY
Jan.2012
No.1
大陆学术界的三毛研究综述
周倩倩
(南京大学历史系,江苏南京210093)
中图分类号:1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7902(2012)01—0085—07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一些台湾作家如白先
勇,聂华苓,琼瑶,三毛等人的作品,被陆续介绍到大
陆,先后掀起了”琼瑶热”,”席慕容热”,”三毛热”
等台湾文学作品热.1989和1990年,三毛的三次
大陆之行——其行程遍及上海,浙江,北京,陕西,甘
肃,宁夏,新疆,四川,拉萨等地——更将”三毛热”
推向了顶点.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三毛作品广泛传入大
陆,研究三毛及其作品的学术文章逐渐增多.有论
者指出,这种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三毛热不是
孤立的,同期还产生了美学热,文化热等等,从本质
上而言,这些都是读书热……这是一个从没有书籍
的年代到书籍蜂拥而来的过渡时期”¨J.
诚然,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大陆的文
艺界和文艺作品在经历了四五十年代的转型,五六
十年代的”被规范”,以及”文革”之后,终于能逐渐
脱离政治的干预而迎来一个”新时期”.1979年召
开的全国第四次文代会,重申了1956年提出的”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方针的有效性,文学转而注
重其”独立性”和”艺术性”.长期以来的文化封锁
政策被打破,西方的文化被大规模介绍进来.与此
同时,《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大陆同台湾的文化
交流也开始起步.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20世纪80年代的大陆文
学,包括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伤痕文学”或”反
思文学”,以及80年代中后期的”寻根文学”,不论
其题材,创作视域,还是其精神意向,都反映了作家
对历史的”清算”和对”历史记忆”的书写,因而充斥
收稿日期:201l一08—26
作者简介:周倩倩,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着一种沉重,紧张的基调.这种基调与当时要求自
由和个性解放的潮流不符.相比而言,同期由台湾
传人大陆的一些作品,如白先勇的具有”现代派”特
色的小说,琼瑶的言情小说以及三毛的作品,或是迎
合了大陆”现代派”的文学潮流,或是带来了轻松自
由的文学气氛,自然受到大陆读者的追捧.而大陆
改革之后出版界的日益市场化又极大地推动了这股
热潮的膨胀.
三毛的魅力,不仅仅因为她的陌生而瑰丽的异
国生活,也不仅仅因为她的曲折唯美的浪漫爱情,而
是存在于她悲苦决绝的生命态度.就像一位大陆读
者所说:”三毛的魅力是慢慢的向你浸透的.她是
一
股强有力的灵魂,慢慢的却是顽强地浸透你的心
灵,使你不想摆脱也摆脱不了.”_2三毛的休学自
闭,她的异国放逐,她的孀居,都是凭着倔强固执的
个性支撑下来的,而她在13岁,26岁和48岁的三
次自杀(前两次未遂)又都昭示了她心底终其一生
未能平息的苦难感.这样性格浸淫下的人所演绎的
人生也必然是跌宕淋漓的.对于三毛的这种生命态
度,台湾作家司马中原评价说:”被文明捆绑着的
人,多惯于世俗的繁琐,迷失而不自知,读三毛的作
品,发现一个由生命所创造的世界,像开在荒漠里的
繁花,她把生命高高举在尘俗之上,这是需要灵明的
智慧和极大的勇气的.”_3这种对人生的执着诉诸
笔端之后,自然会引来种种羡慕,崇拜和想象.
三毛最早传人大陆的作品,是早年的一首歌词
《橄榄树》.作为1979年台湾电影《欢颜》的插曲被
刊登在大陆杂志《音乐爱好者》上,《橄榄树》带着三
毛一齐进人大陆.1981年,何慰慈发表在《广州文
艺》第3期上的《我所知道的三毛》一文中说:”三毛
是近年在台湾和香港最有名气的作家之一.没有读
过她的小说的人,也会听过由她作词的歌曲《橄榄
树》.”
1981年,《广州文艺》刊登了三毛的散文《爱的
寻求》.此后,三毛的文章陆陆续续地被大陆媒体
引进.最先被刊登在《广州文艺》,《福建日报》,《海
峡》,《文》等刊物上,之后又扩大到《电视?电
影?文学》,《中学生阅读》,《海外文摘》等报刊杂
志,内容多以三毛最新作品为主.
同时,三毛的作品集和作品选在大陆编辑出版.
1983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大陆第一部三毛作
品选集——张默芸选编的《三毛作品选》.至2006
年,大陆共出版了三十几种三毛作品选编.从中国
友谊出版公司1984年出版《撒哈拉的故事》开始,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湖南文艺
出版社,陕西旅游出版社,鹭江出版社,广东旅游出
版社等,都出版了成套的三毛文集,以广东旅游出版
社1996年出版的三毛作品集最全,包括了从《撒哈
拉的故事》到《高原的百合花》共18本书,排在最后
的三本文集《亲爱的三毛》,《我的快乐天堂》和《高
原的百合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