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会依法保护自己复习
1.【2010浙江】 (10分)湖州某中学携手公安机关,开展了一场以“为了孩子的笑脸,我们共同守护”为主题的校园安全广场活动。警官和心理专家一再强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保全生命是首要选择!同时,还为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避险的建议:
1. 不与歹徒正面冲突,能急中生智、巧妙周旋当然好,如若不能,快跑也是最佳途径之一
2. 遇到危险分子,连扫把都是很好的武器
3. 逃离时让女生和小同学走楼道内侧,不要拥挤;
4.如有条件及时拔打“110”报警电话和“120”急救电话;
5. …………
请回答:
(1)校园安全广场活动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两方面保护?为什么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
(2)为什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保全生命是首要选择?从珍爱自己生命或尊重他人生命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结合材料中相应的避险建议,分析这些建议的合理之处。
参考答案:1. (1)①学校保护和社会保护。
②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然而,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因此,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
(2)①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但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或: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
②从珍爱自己生命角度: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珍爱生命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因此,当危险降临时,不与歹徒正面冲突、快跑是正确的选择。运用扫把作武器、打报警和急救电话等,是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的表现。
从尊重他人生命角度: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我们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该肯定、尊重他人的生命。因此,逃离时不拥挤,下楼时让女生和小同学走楼道内侧、打报警和急救电话是关爱他人生命的要求。
2.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湘潭湘乡私立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造成8人死亡、26人受伤;2010年3月23日早上7点20分,福建南平实验小学门口,一名中年男子手持凶器一连伤害13名小学生,造成8死5伤;2010年4月12日16时30分,广西合浦西场镇西镇小学门前约400米处发生一起凶杀事件,造成2死5伤……
材料二:针对近期接连发生的校园恶性伤害事件,全国各地各方面迅速行动,努力构筑保护校园的安全屏障。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强调,要严打严防,使“犯罪分子不敢和不能对孩子下手”,全国警力正以前所未有的密度和频率出现在各地校园。
(1)一系列校园伤害事件的发生,折射了什么问题?请分别从学校、未成年人自身两个角度分析。
(2)校园安全屏障的构筑体现了什么?
2、(1)学校:一些学校安全意识淡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不到位,没有尽到学校保护的责任。
未成年人自身: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都还不够成熟,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不够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
(2)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法律是震慑和打击犯罪的有力武器,法律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3、近日,聊城市某县人民法院对一起未成年人抢劫团伙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徐某、吴某、王某、闫某等8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至八年不等。其中,吴某、王某、闫某作案时竟不满16周岁。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徐某等人在校期间不安心学习,迟到、旷课,经常违反纪律,还经常与游手好闲的社会青年来往,扰乱学校和社会秩序。2008年6月12日、13日两天,他们单独或结伙,在聊城市某学校附近以殴打、搜身等手段,抢劫学生的财物,作案11起,共计金额530多元。类似现象在不少学校也时有发生,危害学生的人身安全,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
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回答:
(1)徐某等人走向违法犯罪的事实给我们什么启示?
遇到类似的情况,你认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办?
3、(1)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二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如果不及时改正,就可能走向犯罪道路。要预防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诱惑,预防一般违法开始,防患于未然。因此,青少年要养成遵纪守法,刻苦学习的好习惯,做到防微杜渐;要从小加强道德修养,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要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2)一要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二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能硬拼蛮干,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4.某初级中学学生陈某,读七年级时经常旷课逃学,在家玩电脑,屡教不改。升上八年级后,他更加沉迷于上网,为了去网吧上网,他花完了零用钱就偷家里的钱,后来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