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毛概·第27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依靠力量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2、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是由以下三个方面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个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2)改革开放以来,工人阶级队伍 发生的变化 (3)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变化,没有 改变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 一是工人阶级仍然是先进的阶级。 二是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是指总体地位,并非每个工人个体都是领导者。 三是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也是一个总体的政治判断,不能把它等同于每个人的具体职业感受。 课堂讨论: 1、如何看待国企改革,工人下岗与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问题? 2、如何看待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中雇佣关系与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问题? (4)怎样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一是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工人阶级的作用。 二是必须把工人的最大多数组织到工会中去。 三是必须用高度的热忱去关怀工人阶级。 四是依靠工人阶级必须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2、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我国的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广大农民不但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1)依靠广大农民,是由农业、农村、 农民的重要地位决定的 农业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问题。 农村现代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问题。 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2)怎样依靠广大农民,调动农民的 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是不断提高对“三农”问题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二是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和民主权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三是教育、引导、支持农民,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国家主人翁地位观念。 中国出现民工潮 年份 农民工总数 1990 335万 1995 6600万 2006 1.2亿 “农民工” ,究竟是农民,还是工人? (3)农民工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民工的工资长期偏低,而且拖欠现象相当普遍。 据2006年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农民工生存状况的调查,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仅为966元,只有一成的农民工月收入超过1500元,而且拖欠工资现象非常普遍。 二是子女上学、生活居住、文化需求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 农民工讨薪被砍 留守的孩子们 留守的孩子们 艰苦的农民工 案例分析1:农民工王斌余讨薪杀人案 案例分析2:总理讨薪 (4)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一是解决农民工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 二是解决农民工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是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战略任务 (5)怎样正确解决农民工问题 一是要抓紧解决当前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二是坚持“两条腿走路”,把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相结合,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三是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逐步解决长期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所带来的深层次问题。 关注农民工 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知识分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 一是知识分子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 二是知识分子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和核心力量。 (3)怎样依靠知识分子 一是必须努力营造更加有利于知识分子施展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二是必须在政治上对知识分子予以充分的信任。 三是必须制订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切实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1、新的社会阶层构成 新的社会阶层构成,主要包括: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个体户; 私营企业主; 中介组织从业人员; 自由职业者。 2、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原因 (1)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为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提供了制度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杨永坚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精讲班第1章.ppt
- 杜甫汉语言文学教授整理.ppt
- 杨海云2012百度参赛教案配套课件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ppt
-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溶液的计算.ppt
- 树立正确的使命观立足本职建功立业.ppt
- 某移动“新年心动,好礼相送”节日营销方案.ppt
- 格林童话商业售价制定方案081107.ppt
- 档案管理课件六档案工作的内容与性质(第2节).ppt
- 桩与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讲解(精讲).ppt
- 桃树高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