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教育开题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诚信教育开题报告

大学生诚信教育开题报告 一 选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 诚信在道德范畴,强调的是人们注重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德立人,确立诚信的品格和境界;“诚实信用”作为法律最早出自于罗马法,期意指诚实,善意,正当,忠诚等,强调的是外在的强制;社会学领域,诚信被视为一中“软规范”,它要求个人之间,组织之间以及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交往中,信守承诺,确保相互间的行为可以信赖。 诚信是人的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大学生的立业之本,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开展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基石。也是社会诚信教育的构成部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对于诚信社会的建设全局具有指向性作用,它直接受制于且反作用于整个社会诚信环境的建构。抄袭作业之风比较严重考试作弊之风屡禁不止在求职履历上弄虚作假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中华文化的新纪元。马克思主义逐渐在中国发扬光大,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并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成为了社会的主流的占领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贯穿社会主义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务实求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诚信发展的更高阶段,是最广泛意义的诚信,是最能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诚信。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八荣八耻”中到:“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国外重视诚信教育德国在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家长有义务担当起孩子道德教育的职责。德国家长也普遍遵守这样一个原则: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家长必须做出榜样。美国从幼儿园和小学起就重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日本的诚信教育几乎贯穿人的一生。在家庭中,父母经常教育孩子“不许撒谎”;到学校里,耳濡目染的是“诚实”二字;工作之后,“诚信”是普遍的经营理念。在瑞士,公德教育深入人心。瑞士人很早就将诚信入法诚信是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个人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处事之道,也是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进步的源泉。我们的祖先一直将“诚信”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信条之一,当今社会,诚信更是作为人才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和标志。继承传统美德,规范道德行为,文明懂礼,诚实守信,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但是,面对社会上的造假等一些不良风气,被视为一方净土的大学校园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问题。因此,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探索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已是当务之急。[J】.科教文汇,2008,(7). 2.柏伟,彭晓玲.当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 3.侯亚元.当前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D】.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 4.唐初阳.《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法律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4期 5.徐国栋著诚实信用原则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王绍光,刘欣.信任的基础:一种理性的解释【J】.社会学,2002,9 7.汤金洪《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原因及其对策》安徽教育 2002年17期 8.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9.[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