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倦怠预防201005(伍新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倦怠预防201005(伍新春)

伍 新 春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博士生导师 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 秘书长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会 副会长 北京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会 副会长 生命(life)-人(being) 生命意义/价值(meaning, value) 生命质量/品质(quality, trait) 教师(teacher)-人(being) 工具的人 —— 教好学生 准则、道德规范 -行为 技能、新兴观念 -理念 目的的人 —— 活出自我 自信、个人成长 -人格 创造、团队合作 -创意 林崇德、董奇主编,伍新春、石铁副主编:《师生心理成长丛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师/全体教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师/全体教师)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工作压力管理 教师职业倦怠预防 教师人际关系和谐 教师健康人格促进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 第一章 关注倦怠:教师职业倦怠的生涯视角 第一节 工作压力:教师难以承受之重 (过劳死:一则昂贵的寓言;冷幽默:另类表达的思考;一根草:折断骆驼的脊梁) 第二节 职业倦怠:一场正在袭来的“病毒” (教师流失:鸟儿愿为一朵云;工作敬业:自我陶醉的狂热;职业倦怠:哀莫大于心死) 第三节 生涯发展:摆脱职业倦怠的困扰 (亚健康:教师健康的隐忧;苦作舟:无涯教海乐难寻;生涯虹:雨过天晴的美丽) 第二章 认识倦怠: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理论概述:教师职业倦怠的学术观点 (概念:教师职业倦怠的涵义;特征: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历程:教师职业倦怠的演变) 第二节 负面效应: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 (影响工作:教师职业倦怠的“职伤”;影响认知:教师职业倦怠的“智伤”;影响情绪:教师职业倦怠的“情伤”;影响身体:教师职业倦怠的“躯伤”) 第三节 原因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多维视角 (临床观: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体视角;心理观:教师职业倦怠的环境视角;历史观:教师职业倦怠的社会视角;生态观:教师职业倦怠的系统视角;资源论:教师职业倦怠的物理视角;匹配论: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视角) 第三章 SME模型: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 工作压力:教师职业倦怠的直接根源 (认识压力:积极人生的燃料;压力反应:基于生物的指标;压力来源:谁动了我的奶酪?压力测量:健康自助的工具) 第二节 环境因素:教师职业倦怠的外部条件 (工作特征:重复昨天的故事;工作负荷:透支明天的生命;角色冲突:想问究竟我是谁?教育变革:不能确定的焦虑) 第三节 个人特征:教师职业倦怠的内部诱因 (自我概念:扭曲的镜中自我;完美主义:自我苛刻的伤害;职业价值观:理想跌落的地方;应对方式:消极情绪的俘虏) 第四章 改变自我:预防职业倦怠的个体策略 第一节 压力管理:教师的压力缓解策略 (问题解决:诱因导向的策略;自我改变:反应导向的策略;身心放松:症状导向的策略;时间管理:效率导向的策略) 第二节 合理认知:教师情绪管理的自我策略 (ABC理论:随身携带的法宝;合理认知:健康情绪的基石;认知改变:理智与情绪的博弈;自助案例:拨开迷雾见明月) 第三节 从容应对:教师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艺术 (两难困境:工作向左生活向右;工家冲突:生活就像一所“房”;左右逢源:跷跷板的艺术人生;从容应对:制定你的行动计划) 第五章 优化环境:预防职业倦怠的组织策略 第一节 以人为本:重整校园的文化 (工作至上:传统文化酿制的苦酒;人本主义:校园文化的理论根基;后喻文化:学校变革的文化定位;弹性制度:教师生命的本体关怀) 第二节 参与管理:凝聚教师的智慧 (控制式参与:倾听纳谏中贴近心距;授权式参与:知人善任中汇聚群力;自主式参与:任务驱动中内生责任;团队式参与:分享合作中协力共赢) 第三节 员工激励:点燃教师的激情 (成就激励:基于教师成功的追求;情感激励:基于教师感情的尊重;公平激励:基于教师比较的心理;期望激励:基于教师赏识的需要) 第六章 提升幸福感:预防职业倦怠的发展策略 第一节 认识幸福:点击教师的快乐频道 (幸福涵义:积极的生命状态;教师幸福:乐教的职业境界;创造幸福:教师的职业追求) 第二节 职业幸福:发展教师的心理资本 (人格修炼:注入积极的心灵基因;专业成长:缔造教师的心智幸福;人际和谐:构建支持的心理空间) 第三节 学校支持:创设幸福的心理环境 (组织气氛:营造幸福的学校文化;心理契约:从心开始的学校管理;工作设计:人职匹配的环境创设;绩效管理:服务教师的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