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研析教案-第3讲《-欧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岳麓版选修1.docVIP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研析教案-第3讲《-欧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岳麓版选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研析教案-第3讲《-欧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岳麓版选修1

第3讲 欧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考 纲] 1.欧洲宗教改革。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3.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 标] 1.欧洲宗教改革:(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3.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一、欧洲宗教改革 1.背景 (1)天主教会在中世纪的西欧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阻碍了社会进步。 (2)14、15世纪,欧洲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产生并得到发展。 (3)文艺复兴的推动,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4)四分五裂的德国是受教皇压榨最严重的地区。 2.概况 Ⅰ.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揭开序幕: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4)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及思想改革运动。 Ⅱ.加尔文宗教改革 (1)背景: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深入研究《圣经》宣传宗教改革。 (3)意义: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比路德教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国际性影响。传入英国,成为英国清教徒的宗教信条。日内瓦也由此成为“新教的罗马”。 Ⅲ.英国国教: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英国借助王权建立起附属于王权和政府的民族教会。 ①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②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③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 (2)导火线:是亨利八世的一场离婚案。 ①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通过《至尊法案》;保留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和仪式;解散修道院,没收修道院的土地和财产,勒令男女修士还俗。②伊丽莎白宗教改革的内容:要求所有神职人员必须效忠国王;把《圣经》作为信仰的惟一标准。 (3)特点: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的,保留了较多的天主教成分。 3.天主教会的应对措施 (1)应对措施:革除内部弊端,加强对神职人员的监督;对新教寸步不让;加强了宗教裁判所的活动,加紧打击“异端”;创立耶稣会。 (2)影响:一定程度上纯洁了天主教会,恢复了天主教会的部分势力。耶稣会在海外传教的过程中,一方面充当殖民侵略的急先锋,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4.宗教宽容 (1)背景:①天主教与其他新教之间的争论、迫害和战争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②各国君主利用宗教加强自身的统治,各教派也利用君主力量加强本教派的力量;③一些有识之士谴责宗教迫害和宗教战争,呼吁实行宗教宽容。 (2)表现:①德国:《奥格斯堡宗教和约》规定“教随国定”。意义:路德教取得合法地位,这是欧洲第一个宽容新教的和约。②法国:《南特敕令》宣布法国为天主教国家,在法国全境有信仰新教的自由。 (3)意义:在基督教国家中第一次赋予每个人以信仰自由的权利,但基督教仍是国教。 5.评价 (1)积极意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2)问题与前景 ①宗教迫害与宗教纷争愈演愈烈。 ②实现彻底的宗教宽容,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二、俄国农奴制改革 1.改革背景——农奴制危机产生 (1)根本原因:19世纪中叶,欧美主要国家都纷纷进行工业革命,俄国也开始,但速度很慢,因为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动摇了沙皇专制的统治基础。 (2)导火线: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当时经济和军事的落后,农奴制是导致这种落后局面的深刻根源。 (3)改革动力:要求变革的呼声高。表现为:①十二月党人起义,要求废除农奴制,实行立宪君主制。②进步思想家、文学家抨击农奴制,要求变革和解放思想。主要代表有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③亚历山大二世为农奴制改革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 2.过程和内容 (1)时间:1861年。 (2)改革机构: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 (3)改革的标志:颁布“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 (4)内容:宣布废除农奴制,农民获得人身自由,但需要赎买份地。 3.评价 (1)进步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收取的巨额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局限性:①不彻底性: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封建剥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