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教案_0.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屈原列传》教案_0

《屈原列传》教案 《屈原列传》教案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学习屈原爱国、正直的高尚品德,并从中理解作者在屈原身上寄寓的情感。 2、解本写作特点:记叙、议论、抒情三者的紧密结合,即人物评传的特点,明确本不同与其它人物传记的地方。 3、将本屈原的诗歌结合起阅读,从中感受屈原的正直集中表现在他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和敢于同邪恶势力抗争而决不妥协的斗争精神上。 4、重点的言实词、通假字、古今词义的运用等等。 教学重点: 1、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 2、明确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 教学难点: 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对其作用以及蕴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时安排:两时。 教学步骤: 第一时 教学要点:阅读全,理清全记叙的线索。 教学步骤: 一、由《报任安书》中:“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导入新,并回顾学过的屈原的诗歌:《离骚》与《涉江》堪称姐妹篇,让学生背诵两篇诗歌中诗句,明确屈原思想的内核:正直与爱国 政治理想诗人形象 美政民本忧国忧民,热爱祖国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奇服……高驰……食玉英 (唯美情结)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世溷浊——高驰不顾、苟余心…… 刚直不阿,一身正气不能变心……固将愁苦……董道…重昏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二、教师朗读,学生明确以屈原活动的时间为序,分四部分进行 记叙把表示这四个部分的段落做上记号,找出记叙屈原一生遭遇的五个词语: 任——疏——黜——迁——投 三、学生参照注释,阅读,进一步明确的内容层次:全以屈原 活动的时间为序,第一部分(1——3自然段)任——疏 第二部分(4——10自然段)黜——迁 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投 第四部分(第12自然段)身后影响 四、布置作业:熟读翻译,思考后练习。 第二时 教学要点: 1、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 2、明确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 3、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对其作用以及蕴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 明确:作者从解题、成因、内容、风格四方面介绍了《离骚》。“其约……其志洁……其行廉……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段话,是结合屈原的作品和人格说的,说明屈原的秀美辞与高洁志行互相辉映,浑然一体。 二、重点阅读的第二部分,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其用意是什么。 明确:几大事:第一,受骗绝齐,第二兵败丹淅,第三复释张仪,第四诸侯击楚,第五赴秦身死,第六为秦所灭。屈原个人的遭遇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 三、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对其作用以及蕴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明确:体会屈原愤世嫉俗的心情和对待人生的态度,体会作者流露出的那种愤慨惋惜之情。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著,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篇中所谓的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的。屈原反对这种人生哲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司马迁把鱼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比照,是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和对屈原同情惋惜之情。 四、熟读,体味:司马迁有着与屈原相似的政治上的不幸遭遇,有着屈原那样正道直行的品格,有着屈原那样深厚而又执著的感情。他景仰屈原,同情屈原,他是褒贬分明地为屈原立传的。字里行间喷泻着激愤、哀怨之情。 五、布置作业:后习题。 六、《信陵君窃符救赵》本篇重在引导学生自学,列出结构提纲,举出集中表现信陵君、侯嬴性格的言论和行动,进一步了解《史记》纪传作品的主要特点。 本篇记叙了信陵君礼贤下士和窃符救赵的始末,表现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救人之困的义勇精神。(略) 七、学生自读《语读本》中:《孔子世家》、《伯夷列传》、《毛遂自荐》、《鲁仲义不帝连秦》《贾生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货殖传序》。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