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桥之美》导学案_0
《桥之美》导学案
《桥之美》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品味本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总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4、体会作者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的写法,培养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
1、 了解从作者看桥美在何处。
2、 找出中说明性的字,并指出其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对本的重点语句进行入情入理的分析。
【学习过程】
一、预习与准备
(一)前准备
(1)搜集图片资料、雕塑等实物,并为其写一段桥美在何处的说明。
(2)请学生预习,对中不懂的专业术语作了解。
(3)搜集古诗中写桥的诗句,在下面写出两句,并注明出处、作者
诗句: ,出处: ,作者:
诗句: ,出处: ,作者:
(二)相关资料链接
吴冠中,1919年出生,中国现代画家。1919年7月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乡村教师家庭。从无锡师范初中部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6年转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从李超士、常书鸿及潘天寿等学习中、西绘画。
作为美术教育家,吴冠中注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培育。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又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字生动流畅。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
他的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中国画代表作有《春雪》及《狮子林》、《长城》等。出版有《吴冠中画集》、《吴冠中画选》、《吴冠中油画写生》、《吴冠中国画选辑》(1~4)及《东寻西找集》、《风筝不断线》、《天南地北》、《谁家粉本》等。(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三)标题索引
画家眼中的桥有什么特殊的美感呢?作者吴冠中是怎么写桥的美的?在中你可以找到答案。
二、展示与交流
桥梁专家茅以升解释说:“桥就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板凳”的外形越越丰富美观。这节我们欣赏“板凳”的美丽风采。
1、按下列句中注音写出汉字
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xié tóng)________谱出形与色的乐曲。
方、圆之间相处(hé xié)________、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
“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shī ìng)________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
2、形似字组词
销( ) 俏( ) 峭( ) 削( )
峻( ) 竣( ) 俊( ) 骏( )
孤( ) 弧( ) 狐( ) 瓢( )
魅( ) 魄( ) 魏( ) 魁( )
3、解释下列词语。
驻足:
极目:
煞它风景: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4、展示、欣赏师生搜集的有关桥的图片资料。
、请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桥”美在何处。
6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有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 )
不过,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工艺品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
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有17孔,苏州的宝带桥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遍史诗似的满足。( )
四、收集一些有关桥的风景图片,以备展示。
五、合作与探究。
1作者眼中桥美在何处?(抓关键语句)
2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并用中的词语说明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
3中为何又列举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成昆路上的直线桥呢?
(提示:作者是作为画家,从美学的角度看待这些大桥的。)
4、阅读第4段, 在其所描述的画面中,你最喜欢那一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作者主观感受是什么?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刚柔相济、承接古今、安闲自在、神清气爽)
6、美句欣赏
(1)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2)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3)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六、能力提高
本在内容和写法上都与《中国石拱桥》这种说明有很大区别,试具体说明。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师提示:可以从两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语言特征等角度进行比较、评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