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南京三检语文前卷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南京三检语文前卷详解

南京三检 前卷 2、对象不明 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3、多义词的干扰 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 天色渐暗了,自行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1)明喻。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且比喻词——般是“像”、“好像”、“好似”、“仿佛”等。 例如: ①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陆定一《老山界》) ②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暗喻。暗喻是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两者之间用“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比喻词连接的一种比喻。 例如: 汽车在望不到边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一条黄绿错综的大毡子。 这里是苇子的长城。 借喻。借喻是本体、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喻体”来代替“本体”的一种比喻。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鲁迅《故乡》) A.看吧,狂风紧紧地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B.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C.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 D.凡是愿意留下的,再不许强拿人家的一草一木。 E、这草包倒是一睹挡风的墙。 风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 比喻?借代? 临江仙·即席和韩南涧①韵 辛弃疾 风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溪边唤渡柳边行。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 绿野先生②闲袖手,却寻诗酒功名。未知明日定阴晴。今宵成独醉,却笑众人醒。 【注】①韩南涧:即韩元吉,号南涧,南宋词人。②绿野先生:唐代宰相裴度隐退后,于洛阳建别墅,名绿野堂,与白居易、刘禹锡等诗酒相娱,不问政事。 译文: 微风细雨催促着春天,寒食的节日快要来到了。平原上,桃红柳缘一片春天。 我们散步在原野上。来到了流水潺潺的溪边,在溪头,叫唤渡船渡我们过溪去玩。风吹着红花乱飞,蝴蝶狂舞,初生的野蚕,吃着桑树的嫩叶。 我要学习绿野先生,清闲袖手,不管回家的大事,把诗酒当作功名去寻求。 不管明天是阴是晴。今天晚上就算是我一个人醉了,但是我却看得清楚,可笑的是那些自以为清醒的人,却是糊里糊涂。 这是一首春游抒怀词。作者在春游时,看农村的一片大好时光,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 “平原一片丹青。”这是说农村的春天,桃红柳绿,麦稻青碧。 “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在这一派春光如画,生机盎然的平原上, 作者却想自己罢职退居,而无法施展才能,为这美好的山河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此,在下片里以消极与牢骚来抗议和派对他的迫害。他要学缘野先生的“闲袖手。”不问国家事。这虽然是一种消极的思想,但它是因南宋王朝的迫害而产生的。国事的前途如何,这是作者始终最关心的大事,尽管是下决心向诗酒里寻功名,也难免流露出:“未知明日定阴晴。” 辛弃疾,生于1140年5月28日,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南宋爱国词人。他出生时家乡已被金所占领,二十一岁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起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转江阴签判,他不顾官职低微,进《九议》、《美芹十论》等奏疏,具体分析南北政治军事形势,提出加强实力、适时进兵、恢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大计,均未被采纳。后任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湖北转运副使、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等,任职期间,都采取积极措施召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豪强以利国便民。后被诬落职,先后在信州上饶、铅山两地闲居近二十年。晚年被起用知绍兴府兼浙江安抚使、知镇江府。在镇江任上,他特别重视伐金的准备工作,但为权相韩侂[tuō]胄所忌,落职。一生抱负未得伸展,1207年10月3日,终因忧愤而卒。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1)上阕前两句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两句有什么作用?(4分) 拟人,比喻。(2分) 点出时令,总写平原如画的特征,引出下文对春景的具体描绘。(2分) (1) 修辞2分:1个1分,写4个以上的倒扣1分。作用2分:内容1分,2点答出任意一点即可;结构1分。 (2)下阕表达了哪些复杂的情感?请作概括。(6分) 对功名的绝望, 对未来的忧虑, 对现实的激愤。 (6分,每点2分) 10.(2) “对功名的绝望”若答成“对官场、世俗的厌恶”、“对归隐的向往”亦可得2分; “对未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