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壤水植物关系(土壤水分)
中国某些自然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统计的标本数 有机质含量(g/kg) 土 类 32 20.7~70.5 黄棕壤、黄褐土 10 13.8~66.6 高山草原土、亚高山草原土 26 48.1~219.6 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 24 23.2~29.8 砖红壤、赤红壤 29 21.4~164 黑土、黑钙土 47 5.2~19.5 红 壤 32 27.1~205 黄 壤 22 10.3~106.9 褐 土 74 26.4~193 棕色森林土 土壤 有机质 未分解、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 10% 土壤腐殖质 90% 非腐殖物质 10-30% 腐殖物质 60-80% 碳水化合物 5-25% 其它(氨基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腊质、木质素、树脂、核酸、有机酸)约5% 五. 入渗 水自土表垂直向下进入土壤的过程 沟灌中水分沿侧向甚至向上进入土壤的过程 水进入土壤的情况 供水速度 土壤的入渗能力 了解灌溉水在土壤中入渗的速度、一定时间内的入渗量等是确定灌水量、制定灌溉制度的依据 渗透系数:稳定入渗速度。 渗透系数愈大,透水性愈强。 粗砂砾石层10米/昼夜,粘土0.001米/昼夜 影响 入渗 因素 土壤表面特征 植物覆盖程度 地表覆盖水层厚度 管理措施 土壤性质 含水量 质地 结构 有机质含量 表面裂缝 土层深度 地下水位 土壤水渗透系数 田间土壤水分平衡示意图 六. 土壤物理性质参数 土壤容重 单位土壤体积所具有的土壤固体质量 孔隙率 孔隙体积与总体积的比值 在草坪喷灌系统规划设计中,收集上述数据,了解土壤性质,才能确定喷灌强度,使其与土壤保水、渗透性能相适应;确定喷灌强度,才能选择合适的喷头;了解土壤性质,草坪排水设计的依据 土壤水分调节(增强入渗、控制蒸发) 控制地表径流,增强土壤水分入渗 调整土壤结构,合理灌溉,提高土壤水和灌溉水的利用率 据作物生长需水特性考虑灌溉定额及时间。 方法:畦灌,喷灌,滴灌,沟灌等。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增施厩肥、绿肥、秸秆等,提高土壤有效水含量,覆盖,中耕。 合理灌溉提高土壤水分对作物的有效性多余水的排出 第二章 土壤-水-植物关系 土壤水分状况 灌溉 → 补充不足 排水 → 排除多余 草坪的水分状况,还包括雨水或地面水和地下水 数量多少 存在形式 时空变化 与灌排有关的土壤物理性质 水文气象水资源条件 水的利用问题 景观植物与作物的差别 内容 灌 溉 排 水 第一节 土壤性质及对草坪灌溉的影响 土壤 生命存在的基础 固、液、气三相 提供支撑和营养 土壤性质 → 土壤特性 土壤肥力 保水能力 多数草坪建植和管理措施 → 土壤 → 草 ↑ 坪床处理、坪土改良、打孔、施肥、 覆砂、滚压、灌溉、排水等 一 . 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 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 取决于沙粒、粉粒和黏粒含量的比例 与通气、保肥、保水及耕作的难易有关; 拟定土壤利用、管理和改良措施的依据; 决定于成土母质类型,相对稳定,但耕作层 的质地仍可通过耕作、施肥等调节。 砂土 抗旱弱,易漏水漏肥,养分少,保肥性差 增施有机肥,适时追肥,勤浇薄施 壤土 较理想的土壤 粘土 有机质含量高,保肥性能好,水分下渗难 改善土壤结构,开沟排水 土 壤 质 地 感官法 筛分法 实验法 沉淀法 颗 粒 组 成 感官测定法 砂土:能见到或感觉到单个砂粒。干时抓在手中,稍松开后即散落;湿时可捏 成团,但一碰即散。 砂壤土:干时手握成团,但极易散落;润时握成团后,用手小心拿不会散开。 壤土:干时手握成团,用手小心拿不会散开;润时手握成团后,一般性触动不 至散开。 粉壤土:干时成块,但易弄碎;湿时成团或为塑性胶泥。湿时以拇指与食指撮 捻不成条,呈断裂状。 粘壤土:湿土可用拇指与食指撮捻成条,但往往受不住自身重量。 粘土:干时常为坚硬的土块,润时极可塑。通常有粘着性,手指间撮捻成长的 可塑土条。 手测法 国际土壤学会和美国农业部土壤粒径划分标准 中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 土壤质地分类三角形图(USDA) 沙粒含量 沙粒15% 黏粒15% 粉壤土 粉粒70% 土壤质地工程分类 各种方法考虑沙、粉、黏粒比例,但没有岩石 砾石在绿地建设常用材料 二. 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 土壤颗粒(包括团聚体)的排列与组合形式。 田间指那些不同形态和大小,且能彼此 分开的结构体 成土或利用过程中由理、化的和生物的 多种因素综合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2 人民版必修1..ppt
- 2017年春高考地理第2单元世界地理概况第2课时气温与降水课件.ppt
-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文地理 第八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件.ppt
- 2017年高考一轮复习气温和降水的分布.ppt
- 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卷ⅰ试题答案及解析.ppt
-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9.1 工业的区位选择课件.ppt
- 2018年一轮北师大版(理)数学第6章第2节基本不等式.ppt
- 2017版《步步高考前三个月通用》生物专题突破8植物激素调节考点26生长素的发现产生分布运输及相关拓展分析.ppt
-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ppt
- 2018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全国)生物课件:必修1第1单元组成细胞的分子第2讲.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