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2014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时间 地点 事件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 望湖楼:又名看经楼,先德楼,今杭州西湖边昭庆寺前。 醉书:喝醉酒时所写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黑 云 翻 墨 未 遮 山, 白 雨 跳 珠 乱 入 船。 卷 地 风 来 忽 吹 散, 望 湖 楼 下 水 如 天。 [宋代诗人]苏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黑 云 / 翻 墨 / 未 遮 山, 白 雨/ 跳 珠 / 乱 入 船。 卷 地 风 来/ 忽/ 吹 散, 望 湖 楼 下/ 水/ 如 天。 [宋代诗人]苏轼 ? 黑 云 翻 墨 未 遮 山, 翻墨:指黑云笼罩,翻滚如墨。 遮:遮蔽,遮盖。 黑云翻墨未遮山, 比喻 白 雨 跳 珠 乱 入 船。 白雨: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 跳珠:雨水打在船上,溅起的雨滴像乱蹦跳 的珠子 白雨跳珠乱入船。 比喻 卷地风来忽吹散, 卷 地 风 来 忽 吹 散, 卷地:大风翻卷着从地上吹来。 望 湖 楼 下 水 如 天。 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望湖楼下水如天。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卷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 白 卷 望 云翻墨未遮山, 雨跳珠乱入船。 地风来忽吹散, 湖楼下水如天。 前两句写云、雨:墨汁一般的浓云黑压压汹涌翻腾而来,还没来得及遮住湖边的山峦,就在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脚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入的船舱。“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紧张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