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吉林省临江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临江市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请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在所要求的地方。?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填写在设置的答案栏内,不能直接答在试卷上。第II卷答案写在各题指定答题处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1.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3.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汉文帝在此强调的是
A.无为而治 B.轻徭薄赋 C.崇尚节俭 D.民贵君轻
4.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5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
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
C.分割宰相权力 D.利于集思广益
6、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
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
7、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8《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
9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写给家人的信中说:“各处调的兵……毫无纪律。互斗杀人……夷兵抢夺十三行,官兵杂入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群,竞行遁去……从不闻清查一二。”上述材料( )
A.丑化了清朝军队 B.因是家书而无史料价值
C.能说明清军战败的原因 D.反映了英军纪律严明
10、道光帝对签订《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 )
A .近代国家思想 B.屈辱外交思想
C.传统夷夏思想 D.殖民外交思想
11某事件被称作以反满的汉民族主义为主要号召的“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该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12、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不恰当的是( )
A.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C.“帝国主义侵略论”掩盖了中西方文明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
D.反帝反封建斗争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蔬菜配送合同.docx VIP
- 2024年3月16日四川省绵阳市直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docx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电气测量技术(完整课件).pdf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2749-2022饮食加工设备 电动设备 切片机.pdf
- 2022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治专家共识修订版(完整版).docx VIP
- 高中班级管理制度以及实施细则.doc
- 《HBZ112-1986-材料疲劳试验统计分析方法》.pdf VIP
- 个人简历——【标准模板】.doc VIP
- 2013 kid box 3 yle单元测试答案键test answer key.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