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备战高考-文言实词练习100题(教师版)
备战高考---文言实词经典试题100道(共100题,每小题1分,共100分。答题时间80分钟)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秦爱纷奢(喜欢)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吝惜)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薆”,躲藏)2.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DA.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逸)B.然后得一安寝(安全)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生)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千古英雄,而今安在哉(哪里)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禹汤被之矣(遭受、蒙受)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被动)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同“披”)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4.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C.每逢佳节倍思亲D.我军十倍于敌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A.人穷则反本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根本)B.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文本)是无难,别具本上奏(奏章)C.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舍本逐末,吾不为也(根本、主要)D.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推究、考察)抓纲务本,教学之道(课本、教材)6.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蜀之鄙有二僧(边界) B.先帝不以臣卑鄙(见识浅陋)C.孔子鄙其小器(轻视)D.鄙人不胜感激(谦辞)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军队) B.左右欲兵之,王止(名作动,用兵器斩杀)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兵器)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谋略)8.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毛病、缺点)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窘)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忧患、担心)9.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B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竟然)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0.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B①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②人至察则无徒(精明)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趁着)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1.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的确、实在) 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果真、如果)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③④各不同D.①②③④都相同12.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D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任命、授命)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几乎)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3.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B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跟从)樊哙从良坐(靠近、挨着)B.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采纳)从善如流C.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跟从、跟随)弟走从军阿姨死(参加)D.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官名)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办事)14.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DA.木兰当户织(对着)有大石当中流(阻挡)B.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适合)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定)C.臣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犯法当死(判处)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应当)15.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主张)B.伐无道,诛暴秦(道义)C.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D.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主张)16. “得”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通“德”,感激)B.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固定结构,莫非、岂不是、恐怕是)C.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D.吾得兄事之(应该)17.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CA.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日而语矣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度量、计算)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当斩(估计)C.度义而后动(考虑)审时度势(估计)D.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张弛有度,文武之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