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乙肝检测出现单项HBeAg假阳性原因研究.doc

新生儿乙肝检测出现单项HBeAg假阳性原因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乙肝检测出现单项HBeAg假阳性原因研究

新生儿乙肝检测出现单项HBeAg假阳性原因研究[摘要] 目的:分析日常乙肝两对半检验工作中,造成新生儿单项HBeAg假阳性的各种原因。方法:标本选样中97例HBeAg阳性患儿均为本院出生1~4 d新生儿,乙肝两对半检测采用上海科华生物技术公司酶联免疫试剂进行检测。结果:97例患儿中,7例HBeAg仍为阳性且抗HCV抗体阳性,经查其母亲抗HCV抗体阳性,考虑母婴垂直传播。90例新生儿HBeAg均转为阴性。结论:以上结果表明在这97例单项HBeAg阳性样本中,除7例单项HBeAg阳性的新生儿血样与丙型肝炎相关外,其余90例新生儿血样均为HBeAg假阳性。 [关键词] 新生儿;HBeAg;假阳性;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22.13+9[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0)11(b)-064-02 在ELISA[1]法广泛用于乙肝两对半检测中,很少见到单项HBeAg阳性[2]而其他四项为阴性的样本,但在实际操作中,据多年观察,却发现新生儿血清样本检测乙肝两对半时出现单项HBeAg阳性高于其他血样的现象。为此,笔者对97例单项HBeAg阳性、出生1~4 d、母亲乙肝两对半全阴的新生儿,进行重新严格采样,规范处理样本后,双孔复检。检测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7例出生1~4 d新生儿均为本院检测后HBeAg阳性的患儿,新生儿及其母亲同时检查抗-HCV抗体及乙肝两对半,加样时采用一次性无菌枪头。抗-HCV抗体检测用以鉴别HBeAg阳性是否与丙型肝炎相关。 1.2 仪器与试剂 1.2.1 检验仪器、试剂酶标仪型号为MR-96A,抗-HCV抗体及乙肝两对半试剂均为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1.2.2 方法测定所用试剂均为酶联免疫试剂盒,操作过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过程中均进行室内质量控制。 2 结果 7例新生儿HBeAg阳性者复查仍为阳性且抗HCV抗体阳性,经查其母亲抗HCV抗体阳性,考虑母婴垂直传播。90例新生儿HBeAg阳性者复查均为阴性。 3 讨论 以上结果表明在这97例单项HBeAg阳性样本中,除7例单项HBeAg阳性的新生儿血样与丙型肝炎相关外,其余90例新生儿血样均为HBeAg假阳性。现就新生儿血样出现HBeAg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做如下分析: 3.1 样本采集及处理、保存不当 3.1.1 待检样本严重溶血因新生儿为特殊人群,静脉采血困难,所以临床采样量常常不足或采样不当导致标本直接溶血;采样后久置未能及时送检,导致标本溶血或被细菌污染[3-4];新生儿红细胞脆性高于常人,标本快速强制高速离心可导致标本严重溶血。溶血的新生儿血清标本中血红蛋白浓度较高,当在检测HBeAg反应孔中加入严重溶血及混有红细胞的血清时,其在温育过程中易沉淀或吸附在聚已烯孔内不易洗净,残留在孔内的血红蛋白含有血红素基团,其有类似过氧化物酶样的活性,催化底物显色造成假阳性,因此禁用严重溶血标本。 3.1.2 标本分离不好即进行加样日常检验,常在血液还未开始凝固即离心分离血清,此时因血液还未完全凝固,离出的“血清”并非为完全的血清,其中仍残留部分纤维蛋白原,如将其加入微孔中,在免疫测定过程中仍可形成肉眼可见的纤维蛋白块,易造成非特异性显色,出现假阳性。因此血液标本采集后应使其充分自然凝固再以3 000 rpm离心15 min,分离血清,或者标本采集时用带分离胶的采集管或用加适当促凝剂的采集管[5]。 3.1.3 待检标本被细菌污染及混浊血样标本被细菌污染,细菌生长所分泌的一些酶可能对抗原蛋白产生分解作用,某些细菌的内源性酶如大肠埃希菌的β-半乳糖苷酶本身会对用相应酶作标记的测定方法产生非特异性干扰。因此,标本在保存过程中如出现细菌污染所致混浊或絮状物时,应离心沉淀后取上清液检测。 3.1.4 标本储存时间过长标本在2~8℃下保存时间过长,IgG可凝聚成多聚体,在测定时使本底颜色过深,造成假阳性。因此,血清标本如为无菌操作分离,则可在2~8℃下保存1周,如为有菌操作,则必须冰冻保存。 3.2 内源性因素干扰 3.2.1 补体及异嗜性抗体干扰包被抗体和酶标二抗可因为其在固相吸附结合过程中抗体分子发生变化,使其Fc段的补体C1q结合位点暴露,这样C1q就成为一个中介物将二者交联起来,从而出现假阳性结果。异嗜性抗体可通过交联固相和酶标记的单抗或多抗而出现假阳性反应[6]。 3.2.2 溶菌酶干扰溶菌酶可以与等电点较低的蛋白有较强的结合力,溶菌酶可在包被的抗体和酶标记的抗体间形成桥接,从而导致假阳性。为保证免疫测定的可靠性有必要从标本中除去溶菌酶或将其封闭[6]。 3.3 操作技术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