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研究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研究【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6-0291-01 【摘要】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方法对28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类分析。结果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病因为围产因素、感染因素及母乳性因素等。分别占32.62%、26.95%及19.15%。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病因为围产因素、感染因素及母乳性因素。正确指导母乳喂养, 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胎儿缺氧,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是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病因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由于胆红素的毒性,过高的胆红素可以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干扰细胞的代谢功能,引起细胞功能紊乱[1],严重者可产生胆红素脑病,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对病理性黄疸进行病因分析,并合理有效的治疗,是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致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为了探讨其病因构成及发生规律,及早干预,本文回顾性分类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282例,对其发病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82例由本院妇产科转入或由门诊收住院,符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而诊断,其中男162例,女120例,其中孕期42周6例。体重4000g12例。出现黄疸时间:24小时内24例,7天14例;血清胆红素水平:<221μmol/L 42例,占14.89% ;221~256μmol/L 60例,占21.28% ;257~342μmol/L 145例,占51.42% ;342μmol/L35例,占12.41% 。 1.2 诊断标准:① 出生后24小时出现黄疸;②血清胆红素足月儿 221μmol/L, 早产儿257μmol/L,或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③ 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④ 黄疸退而复现;⑤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具备其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2]。 1.3 实验室检查:入院后常规检查:胆红素测定光疗前股静脉取血2 ml,排除溶血标本,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三大常规,血型,网织红细胞计数,特殊检查根据病种及病情选做:胸片、腹部B超、头颅CT、血培养+药物敏感试验,C反应蛋白、抗人球蛋白试验等。 2 分析 2.1 病因分析:28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按发病率的高低依次为围产因素92例(32.62%)占第1位,包括新生儿窒息、新生儿HIE、头颅血肿、低血糖、胎便延迟、早产、产钳和臀位产等;新生儿感染76例(26.95%)占第2位,包括肺炎、脐炎、败血症、脓疱疮、TORCH感染等,其中肺炎占42例;母乳性黄疸56 例(19.86%)占第3位;新生儿溶血症32例(11.35%)占第4位,包括ABO溶血,Rh溶血及G-6一PD缺陷症,ABO溶血24例;原因不明20例(7.09%)占第5位;先天因素(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巨结肠和肛门狭窄)及代谢因素(糖尿病母儿、甲状腺功能低下)6例(2.13%)占第6位 2.2 常见病因与胆红素程度的关系 3 讨 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以是一种因素,也可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其发病情况由于各地区医疗水平、条件以及一些致病因素的诊断缺乏客观标准,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的疾病报道差异很大。按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3]要求 ,新生儿处于某些病理情况下,如新生儿溶血、窒息、缺氧、酸中毒、败血症、高热、低体温、低蛋白血症、低血糖等,要尽早干预。病理性黄疸大多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防治胆红素脑病是病理性黄疸治疗的中心环节。本组资料显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围生期因素占首位(32.62%),依次为感染因素、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病、部分病例原因不明。 随着对黄疸诊断技术的提高,且感染性疾病被逐渐控制,围生期因素逐渐突出且成为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因素,本组资料中围产期因素92例,占32.62%,是本组资料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第一大病因。部分文献报道高达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50.9%[4]。随着剖宫产指征的放宽,尤其是要求剖宫产(社会因素)的人群增高,与此同时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机会也可能随之增加。有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6月第6卷第12期学者报道剖宫产与难产在高胆红素因素中所占比例为46.1% ,提示剖宫产可能是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之一[5]。由于剖宫产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是否与剖宫产术中麻醉药通过胎盘到胎儿循环,引起新生儿红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以及剖宫产本身可使胎儿首次呼吸功能建立不尽完善,对胎儿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影响,胎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