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兴识-楚山汉水总关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兴识-楚山汉水总关情

林兴识:楚山汉水总关情楚山横地插云青,汉水接天过雨碧; 十年往事终生缘,绿叶恋根皆是情。 ――题赠林兴识先生 林兴识先生总是不知疲倦地为宣传湖北省和武汉市而奔波,让港澳与海外人士领略荆楚大地的神奇魅力; 他是早期通过投资实业,参与湖北省和武汉市经济建设的香港知名人士之一,是改革开放的坚定拥护者和积极实践者; 他热衷於捐资助学,关注医疗事业,倾情社会公共设施的完善,有着博大无私的胸怀,认为企业家回报社会才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好体现; 他以自己多年来的善行义举被誉为“湖北省人民的朋友”、“武汉市人民的朋友”,连任五届武汉市政协常委、三届湖北省政协常委,?担任了六届揭阳市政协常委,是一省两市的港澳委员召集人之一。 如果他是湖北人,或是祖籍在湖北,那麽所有的故事都会顺理成章。而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潮州人,除回馈故乡之外,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奉献於荆楚大地。 这究竟是为什麽?香港湖北联谊会的彭钦华女士在一旁解答道:“老人家曾在武汉的中南财经大学生活了十年,已经视这里为第二故乡了,所以他觉得是应该做的事情。” 绿叶充满着对根的情意,林兴识先生的无私奉献是“情”字使然,他的人生故事是亦以“情”为主旋律的华章。 上篇:饮汉江水成长 1932年,林兴识出生於广东揭阳的一个经商世家。当时,军阀混战、日寇入侵,硝烟弥漫的恶劣环境导致民不聊生。他的家庭虽属商户生活小康,但时刻受社会局势影响,前途不可预测。其父处事富有远见,举家迁至香港。当年林兴识少未更事,对故乡的记忆近於空白。青少年时期的他,就读於新建的香港汉华中学,受爱国主义教育氛围的影响,他以首届毕业生的身份,选择进入内地高校深造,被分配至地处武汉的中南财经大学就读。中南财经大学的前身是中原大学,1948年6月,由邓小平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原局决定?报经中共中央批准筹建,第二书记陈毅同志担任学校筹备委员会主任。 1949年,新中国诞生,百废待兴的中华大地,各地高校的创办如雨後春笋。这一年,中南财经大学完成从河南开封到湖北武汉的整体搬迁,成为中部地区人才教育的重点基地之一。1950年,林兴识走进这所大学的财经系,与之在共和国的摇篮里共同成长。当时的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是世人所瞩目的社会群体,所承载的是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这一历史使命。从走进大学的那一刻起,林兴识就怀揣着报国的梦想,这也是他拒绝日本一所著名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原因。?管言行间没有表现出激情豪迈,但他的内心如汉江水一样翻滚,荡漾着爱国主义情感。大学毕业後,一向扎实稳进、埋头苦学的他被留校任教,从受教育者到培育新中国建设人才的教育者,他走上了默默耕耘、辛勤灌溉的社会主义园丁之路。 历史的车轮总是在坎坷的道路上颠簸前进。1957年,“大跃进”的兴起,“反右”的开展,经济和政治运动的热潮席卷全中国。面对出现的“浮夸风”等社会现象,性格刚直的林兴识先生?选择了沉默,?管他是从爱国学校回到祖国,但资本家的家庭背景始终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 1960年,他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回到了香港,结束了在内地的生活旅程。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在内地生活的十年里,他见证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亦激情燃烧地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潮流中,形成了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管历史总是在风雨飘摇中翻开新的一页,但他和武汉人民同饮了十年的汉江水,情感的交融使他在心中深深印刻下“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的情怀。 中篇:投资故乡 兴办实业 回到香港後,林兴识先生很快就被委任为家族企业的总经理,正式转变教育者的角色进军商界。作为财经专业的高级人才,他通过大量的商业实践後,将扎实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娴熟的商业技巧;他静观商海风浪适时出击,把握机遇稳中取胜,开创多元化发展之路。至此,大学校园里少了一位治学严谨的教授,学术界少了一位求真务实的学者,而商界?多了一位温文尔雅的企业家。 1986年,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遍了祖国的南海沿岸,内陆经济的风向标才刚刚随风飘动。当港澳工商界人士将投资目光聚集於珠三角时,林兴识先生带领着他的商业团队来到了武汉,来到了改革开放处於起跑阶段的华中地区。这一切?非源於敏锐的商业嗅觉,而是情之使然。在香港工商界,以粤籍和闽籍企业家居多,对有着千里之遥的湖北省和武汉市知之甚少,商场亦似兵法所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於一个处在知识盲区的地方,大多数企业家是不会贸然前去投资,但林兴识先生属於例外,在荆楚大地生活了十年,让他对这片土地的认知已然达到“不是故乡胜似故乡”的程度。在这里进行投资,他是为大量引进外资投入华中地区而抛砖引玉,或者说,他就是那块?不引人瞩目的问路石,目的在於掀起一定的经济浪花,用事实让众多的企业家深信这里同样是投资者的乐土。 林兴识先生率投资大军进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