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国脱欧是个伪命题
时至今日,英国脱欧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媒体,尤其是欧美媒体的热门话题。加上去年12月意大利又举行了旨在化解该国政治制度僵局的全民修宪公投,结果总理伦齐宣布辞职。接着在美国大选中,特朗普“意外”当选。这就让更多的人相信欧盟诸国今年的一系列选举,也将蒙上一层不确定性的阴影。
笔者旅居巴黎十余年,近日回到北京,发现国内的媒体与学界对英国脱欧及其连带事件的关注热度,显然超出了笔者久居的西欧国家。笔者撰写本文的用意,是要从一名久居法国即英国之外的学者视角,来诠释英国脱欧这一被严重媒体化与夸大化的现象。
脱欧的伪命题始于卡梅伦的失算
现在大家谈论和分析英国的“后脱欧”,即英国脱欧之后可能引发的一系列效应,要远远多于英国的“前脱欧”,即英国脱欧这一事件如何产生。实际上,尽管2013年上台时卡梅伦做过类似的表示,但英国脱欧并非是当时英国政府的迫不得已之举,而是卡梅伦由于过度自信而放手把玩政治游戏的一个“失手”罢了。换言之,英国脱欧这一伪命题,始于卡梅伦的失算。倘若卡梅伦不主动启动脱欧模式,自然也就没了后面的一系列“英??脱欧效应综合症”,尽管英国脱欧这一伪命题一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在笔者看来,卡梅伦的初衷甚是不错――希望通过举行英国全民公投的形式,一方面能够通过讨价还价从欧盟那里得到更多的益处,让已经作为欧盟“特殊成员国”的英国在欧盟内部的地位更加特殊;另一方面又能籍此抬高其所在党在英国的地位,同时削弱反对党的影响等。
在英国公投之后,大部分人和机构都在抱怨自身以及各类预测的严重失算。其实,失算最大的恐怕莫过于卡梅伦本人了。倘若说他人的失算无非只是预测的可信度受到影响,而卡梅伦的失算却是让自身被迫辞职,从唐宁街搬了出去。当然,历史难以重复,逝者如斯夫。假如卡梅伦早知结果的话,估计无论如何他也不会冒这般风险而提出举行全民公投了。
笔者曾在多次关于欧盟经济的研讨会上,与欧洲同仁们探讨英国脱欧公投一事。而颇令笔者惊讶的是,对欧洲人,尤其是对作为英国人隔英吉利海峡相望的法国人而言,此类公投“纯属闹剧”。从有限的调查来看,对英国人举行脱欧公投持实乃“闹剧”论调的法国人显然占多数。
这个趋势无论是在公投之前、之中还是之后,都几乎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可见,经过了千余年的交手,法国人对彼岸的英国人具有相当深刻的认识。这也是为何笔者曾在多个国际研讨会上提出建议,若要真正了解英国,先从英国的对岸法国开始;反之亦然。
脱欧的伪命题源于金融精英阶层与
加工工人阶层矛盾加剧
除了卡梅伦的失算之外,笔者认为英国脱欧这一伪命题,还源于英国乃至整个西欧社会的各种深层矛盾,例如金融精英阶层与加工工人阶层的矛盾。
与以工人阶层为代表的区域不同的是,作为精英阶层代表的金融从业人士聚居地,例如伦敦金融城,正是英国最亲欧盟的地区,即是英国“留欧派”的根据地。南部伦敦的兰贝斯和牛津市的“留欧派”优势也相当大;而埃塞克斯郡的卡斯尔波恩特则产生支持“脱欧”阵营最大的领先票之一。
同样,伦敦金融城是英国第二小的计票区,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英国精英阶层的相对人数之少,尽管根据不同的统计数据来源,有的估计伦敦金融城有30万名金融从业人员,也有的估计为40万名。这个位居金字塔尖的阶层与为数颇大的加工工人阶层之间的矛盾正逐渐加大。也正是基于这样深刻的社会矛盾,才会有公投之时如此之多的平民百姓,面对由英国的精英阶层所倡导的欧盟模式,选择了“否”票,以示不满。
脱欧的伪命题止于政治“可行性”与
经济“不可行性”
按常理来说,英国脱欧公投既然早已投了“否”票,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实施的问题了。实际上,凭藉笔者在西欧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体会,回答是“非也”,即文初笔者提出的英国脱欧是一个伪命题。
首先,涉及的是英国脱欧公投结果是否真正反映真实民意的问题。根据新浪财经驻伦敦站的报道,“英政府正式拒绝了要进行第二次脱欧公投的网上请愿,虽然有超过410万民众签署了请愿书。请愿书收集签名数量倒是创下了英国史上请愿之最。6月23日当天3300万英国民众投票,其中1740万人投了脱欧票,现在(市调显示)这1740万人中有1100万人说‘后悔了’。”
而根据央视去年6月24日的报道,英国政府网站收到超14万民众签字的请愿书,称公投投票率不到75%,脱欧票未超60%,并非大多数民众意见,也要求举行二次公投。
此处姑且不细加讨论英国脱欧公投后究竟有多少人后悔,即“后悔率”高低的问题。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有相当一部分人投了“否”票后就后悔了。换言之,此番英国脱欧公投的结果是否真正反映真实民意的问题,也已是一个很值得商榷之事了。
其次,涉及到纵使是反映了真实民意,英国脱欧能否在政治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