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义之于刑事司法审判.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粹主义之于刑事司法审判

民粹主义之于刑事司法审判“没有人愿意真正得到正义”。这是美国哈佛大学法学教授Alan M.Dershowitz在其自传性质的畅销书《最好的辩护》(The best defense)一书的前沿部分写到的。他接着解释到,由于律师与检察官都有着自身的利益诉求,在整个案件的过程中,其首要目标必然是想着如何“战胜”(Winning)对方,至于其追求的结果是否符合正义的价值理念,则在所不问。而读者一般会认为,至少法官是公正的,是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事实是,多数的时候,法官是与检察官和警察站在同一条战线的,而更为重要的是,即使其做出了不正义的裁判,他们也会想尽办法避免上级法院推翻其裁决,因为对于法官们来说,判决的未被推翻,才是最关键的被视为成功法官的标准[1]。在此书前沿的结尾,Dershowitz教授以其自身参与刑事审判过程的经历列举了十三条值得所有参与刑事辩护的律师的注意的“规则”,这种规则在笔者看来,更多是一种刑事辩护中的潜规则:一是几乎所有的被告都是有罪的。二是所有的刑事辩护律师、检察官和法官们都清楚规则一。三是为了使得罪犯成功伏法,有的时候违背宪法的规定是更容易达此目标的,更在有的时候,如果不违背宪法,是不可能成功起诉犯罪嫌疑人的。四是几乎所有的警察都谎称自己在刑事侦查中违背过宪法规定。五是所有的检察官、法官和刑辩律师都清楚规则四。六是为了成功起诉犯罪嫌疑人,许多检察官鼓励警察谎称自己在侦查过程中没有违背宪法。七是所有的法官都清楚规则六。八是大多数法官即使清楚警察在撒谎,也宁愿相信警察没有撒谎。九是所有的上诉法庭的法官(Appellate Judges)都清楚规则八,不过很多法官仍旧相信一切都是真实的。十是大多数法官并不相信被告的宪法所赋予其的基本权利已被侵犯,虽然被告说的是事实。十一是如果相信一个人是无罪的,大多数法官和检察官们不会无故裁定其有罪。十二是对于规则九,并不适用这样一些人:有组织犯罪的成员、毒贩、职务犯罪或者潜在的告密者。十三是没有人真正愿意得到正义。 初读这本书,当看到这十三条规则的时候,心中不免有些诧异。作为现代化程度极高的美国,其法治的进程也体现出世界领先的水准,其独有的司法审判体系和悠久的普通法精神已得到国内外大部分学者的认同和肯定。而身为一名美国法学院的教授,何以对美国的司法制度,尤其是刑事审判程序表露出如此一番悲观的态度?想了解这一点,还需要对作者本身有一些基本的认识。 作者艾伦·德肖维茨(Dershowitz.A.),律师、法学教授、作家。二十八岁即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法学教授。成功代理过许多重大案件,包括辛普森案、泰森案、五大楼秘密文件案、克林顿总统弹劾案和美国总统大选案等著名案件,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辩护律师”。其著作包括《最好的辩护》《极不公正》《最高法院如何控制2000年辛普森案件》《厚脸皮》《财富揭密》和《任用的借口》等。目前他居住在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 不管是作为一名法学院的教授,一名畅销书作者,还是一名刑辩律师,德肖维茨都堪称出色,而这样一位生长在美国传统社会的精英阶层的代表,如何对于美国的司法系统做出这样的评价? 德肖维茨出生于纽约,生长在纽约布鲁克林的犹太人家庭中,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阶级,而其祖父则是犹太裔的波兰移民。其居住的社区属于布鲁克林的传统的犹太移民聚居区。虽然在德肖维茨的成长经历中,也经历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第三波移民潮的冲击,在其居住的社区也充斥了不同民族背景的其他移民及其后代,但是其犹太民族的传统却基本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在这本自传式的书中,德肖维茨并不忌讳谈起在其成长过程中,这样一种身份给其带来的深远影响,尤其是纳粹在上世纪对于犹太民族的屠杀(The Holocaust)对于其社区及其所有犹太裔美国人的心灵的冲击。甚至作为一名刑辩律师,其代理的第一桩案件便是有关犹太组织(JDL-Jewish Defence League)中一名成员制造的爆炸案有关[2]。 在青年时期,德肖维茨并不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更多的时候,其在学校经常被描述为“孩子王”或者是“不安定因素”,经常与老师对着干,并不断制造一些恶作剧。由于移民潮的到来,德肖维茨成长的街区涌入了许多非犹太裔的后代,而民族矛盾的冲突不仅在国与国之间蔓延,在成年人中蔓延,也在这些年幼的孩子们中有所体现。德肖维茨由于天生身体强健,并且酷爱体育运动,在犹太裔的青年中很有威望,经常带头反抗那些欺负犹太裔后代的街头混混。而这一切成长经历与其以后在法庭上强硬和勇敢的作风不无关系。而德肖维茨身上这样一种民族情怀和反抗精神并存的结合,为其以后从事的辩护活动注入了无限的激情。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也必然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在民族问题上其尖锐程度远胜于任何其他一个国家。而在美国成立的两百多年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