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设计(硫酸)
4.12 催化剂用量的计算[1]
对于各段催化剂用量的确定方法,现在主要有:经验分配法和计算法。根据经验,用计算法所确定的催化剂用是比较正确和合理。因此本设计采用计算法来确定转化器各段床层的催化剂用量。
根据我国钒催化剂的性能和实际使用情况,采用下列动力学方程式来确定催化剂用量。
(4-3)
式中:————催化剂用量,;
————气体流量(通过每层催化剂的容积),;
————接触时间,;由下式计算:
(4-4)
式中:
(4-5)
式中[18]:
———氧化为的反应速度;
————气体中起始的浓度,%;
————气体中起始的浓度,%;
————西宁地区大气压,;
————转化率,%;
————反应速率常数,
————反应平衡常数,;
对催化剂[12], (4-6)
对催化剂[12], (4-7)
(4-8)
式中:————或的平均容积扩散系数,考虑到在实际状况下它们的互相影响,故取两者的平均值;
————反应温度,;
———使用效率总系数
使用效率总系数[1]:
(4-9)
式中:————热衰退校正系数;
————慢性中毒校正系数;
————气流不均校正系数;
a. (4-10)
————某一触媒层最高温度;
————线性函数方程截距(即调节参数),根据实验和生产经验,在一下催化剂无热衰退现象,可不考虑备用催化剂量,故取
b. (4-11)
、分别为进转化器气体的实际含水量、实际酸雾量、实际矿尘量,单位:,分别为毒物影响系数,各为,为;
根据炉气净化指标[4],水分
酸雾
矿尘
单位:;
c. (4-12)
式中:————转换器直径,;
————每段触媒层高度,;
转换器的直径:
气体的体积流量:
温度取转化器各段床层的平均值为转换器的操作温度
取气体流速为
转化器的直径
触媒层高度每层取,则
将转化器各段床层的温度区间平均划分为十等分,利用辛普生公式[14]
(4-13)
来计算接触时间,用Excel电子表格对转化器各段床层的催化剂用量进行计算如下:
参数未调整前的转化流程:
一段床层采用了两种催化剂,在气体的床层中反应到达460℃前按S107催化剂计算,计算如下:
n x t k kp dx/dτ dτ/dx ξ τ 理论催化剂量VK 实际催化剂量VK 0 0.000 410.0 0.229 344.2 0.199 5.022 0.222
0.492
1.575
6.036
1 0.021 415.0 0.284 305.2 0.240 4.162 0.348 2 0.042 420.0 0.350 271.1 0.289 3.462 0.402 3 0.063 425.0 0.431 241.2 0.346 2.890 0.425 4 0.084 430.0 0.530 215.0 0.413 2.421 0.432 5 0.105 435.0 0.648 191.9 0.491 2.035 0.428 6 0.126 440.0 0.791 171.6 0.583 1.717 0.417 7 0.148 445.0 0.963 153.7 0.688 1.453 0.403 8 0.169 450.0 1.169 137.9 0.810 1.234 0.386 9 0.190 455.0 1.416 123.8 0.951 1.052 0.368 10 0.211 460.0 1.710 111.4 1.112 0.899 0.349 对下一段床层的下部是用S101催化剂,其所用量计算如下:
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