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业知识型产业发展概况 - 中华民国统计资讯网
農業知識型產業發展概況壹、前言
農業為我國基本產業,整體經濟之與其他產業相較,雖相對下降趨勢,然其影響所及之農漁業資源面積有60餘萬公頃;農漁村人口則達3、4百萬人,因此農業之發展除關係糧食安全外,更維繫農民生活與社會安定。且自9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面臨全球化、自由化衝擊,農業部門不得不作結構上調整以為因應故本,以掌握我國農業之變動。、農業知識以傳遞與運用知識及創新產品或服務,農委會推動建構農業資訊社群網絡計畫,各級農漁會網路基礎建設,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
三、潛力無窮的商機
由於創新與創意為知識經濟之重要元素,而收入的提升則為推動知識經濟的誘因,故如何將商品流行化,以擴大市場需求及降低需求彈性,亦為農業知識型產業發展之重點。近期我國農業推展知識經濟已有許多成功案例,例如臺南縣農會與南南榮技術學院研發柳丁面膜;南投名間農會研發出酒粕面膜;嘉義中埔農會研發絲瓜面膜。
四、
由農林漁牧業普查資訊顯示,我國從農人口逐年下滑,農業勞動力素質仍較其他行業為低。故如何留住與吸引人才,根留農業,深耕農業,實為農業知識型產業發展之關鍵。由於我國教育普及,農業技術先進,有利農業知識人才的培育。因此在資訊化社會中,應以科技為後盾,市場為導向,。參、農業知識型產業相關統計資訊
農林漁牧業普查及農委會統計調查,有關從事農業設施栽培、休閒、加工及生物科技等資訊有創新及技術略述如下:
一、設施栽培農業
我國地形、氣候,傳統作物以露天方式栽培,無法與大自然抗衡,作物災害情形時有所聞影響農民生活與市場供需。以96年下半年為例,蔬菜、水果受柯蘿莎颱風影響,產地受損嚴重,供給減少,價格上揚,對此農政單位需編列預算進行災害補助。然從歷年災害損失及救助金額觀察,農業平均年損失約占全年農業生產總值%,而核定補助金額損失之成(1)。因此設施栽培技術之運用,不僅可改善栽培環境,調節產期,更可減少農民損失,提升作物品質。
表1 農業災害損失及天然災害救助金額
單位:
農業災害損失 天然災害救助金額 農作物災害損失 82年 2 192 1 25 368 618 21 83年 12 223 8 29 375 082 598 84年 2 887 2 092 149 85年 25 239 16 600 1 539 86年 6 2 4 711 379 037 604 87年 14 12 184 375 287 1 833 88年 16 267 5 22 391 481 752 89年 14 36 9 894 363 791 984 90年 14 764 709 352 690 830 91年 1 2 1 081 350 478 138 92年 93年 94年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統計年報」;農作物損失含病蟲害損失。由於設施栽培生產成本較傳統露天栽培為高,並不適用於各類作物,故設施栽培較常應用於高經濟園藝作物。依94年農林漁牧業普查資料觀察,有使用設施栽培者計3萬1千家,較上次普查(89年)增加1萬7千家或成長1.2倍。農耕業中,設施栽培以果樹種植業、蔬菜栽培業使用家數最多;收入方面,設施栽培者平均每家農畜產品銷售收入為57萬7千元,為不使用者之4.5倍,其中以食用菇菌栽培業、花卉栽培業收入較佳(表2)。由於食用姑菌栽培業,在醫學報告中已有抗癌、防老化功能,並在農委會「食用菇保健食品研究與開發」及「食藥用菇菌發酵量產開發」等計畫推廣輔導下,藥用菇品如巴西蘑菇、靈芝、舞菇、猴頭菇等,結合生物醫藥科技,促使食用作物提升為藥用或保健食品,未來前景可期。
表2 農耕業平均農畜產品銷售收入使用農業設施栽培
中華民國94年
總 計 有使用農業設施栽培 不使用農業設施栽培 家 數
(家) 平均每家農畜產品銷售收入
(元) 家 數
(家) 平均每家農畜產品銷售收入
(元) 家 數
(家) 平均每家農畜產品銷售收入
(元) 總 計 713 386 147 785 31 318 576 502 682 068 128 100 稻作栽培業 334 477 87 897 2 088 406 171 332 389 85 898 雜糧栽培業 34 986 105 345 194 601 443 34 792 102 578 特用作物栽培業 32 925 178 957 2 246 554 370 30 679 151 473 蔬菜栽培業 113 854 160 196 9 480 425 995 104 374 136 05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