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八年级上册《从微不足道到微而足道》学案.doc

八年级上册《从微不足道到微而足道》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册《从微不足道到微而足道》学案

八年级上册《从微不足道到微而足道》学案 八年级上册《从微不足道到微而足道》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联想和想象的含义和分类和作用 2、树立大语观,学会从生活中选取作素材。 3、初步学会通过联想和想象构思作。 二、前准备。 1讲解联想和想象的含义和分类和作用。 2 从所学的和外阅读中找出运用联想和想象创作的典型的例子。 三、堂实录 (一)、导入。 板书题。 师:日光疗法的故事。师:英国医生斐塞司博士在观察猫晒太阳以后,突发灵感而发明的一种日光疗法疗法,并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板书:猫晒太阳 —— 阳光对猫有益 联想 对人有益 日光疗法 诺贝尔医学奖 师:这个小故事,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生:只要我们关于联想和想象,生活中许多小事小物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写作素材。师:说得很好。我们很多同学写作总感觉“无米下锅”,其关键就在于不会运用联想和想象,从生活这座“富矿”中去挖掘素材,发掘出蕴藏在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小物的价值,从而达到微而足道的目的。 板书设计:小事小物 联想 想象 微而足道 师:请思考“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如果删掉了最后一,会怎样?” 生:(交流讨论)这首诗就变成杜甫个人的对自己命运的悲叹,不能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了。 师:说得非常好。最后一,诗人由自己个人的不幸联想到天下所有寒士的不幸,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顔”的呐喊,正是这首诗为人千古传诵魅力所在。 师:爱因斯坦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没有想像就不可能有创造。创造需要想像,而想像是创造的前提。 纵观古今的学世术,无一不是联想和想象的杰作。可以这么说,没有就没有真正的艺术,没有联想和想象也不会有好的。 在作构思的初始阶段,为打开思路,就要张开联想和想像的翅膀,“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于古今中外中自由驰骋。 (二)、新。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联想的特点是什么? 生:由此及彼,由甲及乙……从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师:注意,这里有两个要素:一是“与之相关”,二是“其他事物”。 师:请从所学的和外阅读中找出运用联想和想象的典型例子? 生:《珍珠赋》中,由珍珠联想到稻谷象“金黄的珍珠”,棉花象“雪白的珍珠”,蓬象“碧绿的珍珠”。 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由复盆子联想到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鲁迅《秋夜》,由小青虫联想到向日葵子的形状。 生:我看过一篇作《我欣赏英语的语》,把英语中26个字母想象成各种事物。如:A是一座。 生: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由火柴的火光,联想到圣诞树的烛光,又由烛光升高联想到天上的星星,由天上的星星联想到流星的坠落,由流星的坠落联想到奶奶讲的故事,由奶奶讲的故事又联想到奶奶生前给予自己的温暖和慈爱。 师:大家找的例子非常好。下面,我们分类进行联想和想象训练。 1、定向联想和想象。 师:由“绿”会想到什么?生:植物、生命、春天、希望、青春。 生:唐诗“春风又绿江南岸”。 师:对。请大家根据圆的外形特征进行想像。(板书“圆”)生:皎洁的满月,明亮的眼睛。 生:石拱桥,地动仪,圆周率。生:镜子、救生圈、战鼓 。  2、发散联想和想象。 (1)正反对比联想和想象。 师:请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事物,从正反两个方面给它写一句评语?(思考交流) 生:气球 -----为了自由,不惜以生命作代价。(正)好高鹜远,注定只能自由一时。(反) 生:牛---你是勤劳朴实的象征(正)没有了思想,就没有了自由。(反) 生:钉子——— 反别人的打击,当作自己前进的动力。(正)决有了别人的推动,便止步不前。(反) 师:这些同学的创作非常精彩,让我们用掌声鼓励一下。(师生鼓掌)  (2)多角度、多层面运用联想和想像。 师:请以“流水”为题,展开联想和想像。(板书“流水”)(生思考、讨论) 生:《〈论语〉十则》中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生: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师:好。这是从题目到教材的联想。 生:水滴石穿。 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生: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师:好。这是从题目到成语、俗语、谚语的联想。 生: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生:流水曲折,只要长流不断,最终百川归大海。 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师:这是从题目到名言警句、生活方面的联想,想得好。以上的思维是以题(或话题)为中心向四周发散的。这种思维方式就像自行车的轮子,许多辐条(思维)以车轴(主题)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这就是发散思维。(板书“发散思维”)谁能把“发散思维”的意思讲一讲? 生:写作时,要扣住题目朝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