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案设计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案设计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简述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
2、说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
3、简述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电磁波的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的便利,养成主动学习科学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难点: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
【教学准备】
手机(两部)、收音机、真空罩、抽气机、导线、电池、锉刀,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
事概况: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一架马航波音777-200客机在起飞后2小时与苏邦空中交通管制台失去联系。机上共有239人,载有14名中国乘客。
空中客机怎么会与地面失去联系呢?空中客机靠什么与地面建立联系?
(设计意图:利用世人都观注的“马航客机失联”事引入新,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们平时听广播、看电视节目,广播中的声音、电视节目的影像等等都是靠电磁波传播信号的。
二、合作探究,建构知识
(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提出问题】电磁波在信息的传递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那么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
【演示实验】体验感受电磁波的存在
在打开的收音机的附近,让电池的负极与一根锉良好接触,正极连接一根导线,拿着导线头,让它们与锉接触,并在锉面上滑动。问题:为什么旁边的收音机会发出“喀喀”声?
电磁波的产生:当导体或电路中的某处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周围空间就会产生向外传播的电磁波。图片介绍: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高468米,发射广播和电视信号的顶端天线长118米。
广播电台、电视台及移动电话都是靠它们内部复杂的电子线路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感知电磁波的真实存在,创设物理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提出问题】电视塔发射电磁波也像声音的传播那样,需要介质吗?
【演示实验】把一个移动电话放入真空罩中,给这个电话打电话,这个电话能够收到此信号吗?
结论: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但是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宇航员在月球上用电磁波通信。
想想画画:木杆的上下振动,通过水使振动向外传播形成水波。教师讲述:跟水波类似,电磁波也有自己的频率、波长和波速。
(1)波长(λ):邻近的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
单位:米
(2)频率(f):在1 s内有多少次波峰或波谷通过,波的频率就是多少。
单位:赫兹(Hz) 千赫(Hz) 兆赫(Hz)
(3)电磁波的波速():
科学测量表明,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108/s≈3×10/s
知识小结:各种振动与波的关系
项目振动波的形成
水波木杆的上下振动通过水使振动向外传播形成水波
声波发音体的往复振动通过空气使振动向外传播,形成声波
电磁波导体中有方向、大小变化很快的电流可以在真空中或介质中通过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
放飞思维:电磁波的传播跟光一样,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且传播的速度也是 =2997 924 8 ×108 /s,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你能猜想得到什么?
知识拓展:
1、不同频率(或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相同,同时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满足:波速=波长×频率 即: =λf
上图所示的电磁波,频率低,波长较长,下图所示的电磁波,频率高,波长较短
2、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波长不同就有不同的作用。通常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是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天线,有的是发射电磁波,有的是接收电磁波,我们生活中电磁波的海洋中。
(三)电磁波与我们的生活
那同学们知道电磁波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为我们做哪些事情呢?
媒体展示:电磁波与我们的生活
电视台通过电磁波,将精彩的电视节目展现给我们。
微波炉:表面和内部同时加热(水分子共振);将电磁波的能量转化为食物的内能。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扩大知识面,培养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分析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师演示
学生用心观察,聆听
教师:当导线头在锉面上滑动时,在导线与电池组成的电路中产生了快速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电流产生了电磁波,收音机接收了这一电磁波,并把它放大转换成声音,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喀喀”声。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电磁波看不见,摸不到,但电磁波可以传递各种信息。建意学生上网搜索有关电视塔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真空罩内的手机屏幕闪亮
说明真空罩中的移动电话收到罩外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泉水教学设计_0.doc
-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_3.doc
- 浅水洼里的小鱼_0.doc
- 测量平均速度教案设计.doc
- 浙江省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语文).doc
- 浮力_3.doc
- 浮力_1.doc
- 济南的冬天教案_1.doc
-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设计.doc
- 浮力_6.doc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